艺术品投资市场相对于其他市场而言,一直以来都是小众市场,有特定的市场主体与消费群体。即使是今天,在艺术品市场已经有了较大的拓展之后,由于艺术品鉴赏的专业性,投资门槛的限定性,以及消费价值的单一性,其市场始终远离主流投资群体。 股市的基本特征为寻 求更大发展的艺术品投资市场给出了启示。投资不是投机,需要在一系列交易规则下,进行公开、透明的积极买进卖出。鉴赏价值在于传承,市场价值在于公平流通,对于艺术品而言,为何不把这两重价值做到有机的结合,将文化与金融两大产业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投资带动文化,促进中国传统 文化艺术更好地发展与传承。 文交所是如何将原来令人难以企及的高端艺术品投资市场,成为主流投资者可以参与的投资市场呢?负责人介绍说,交易所采用了份额交易模式,正是交易所最大的创新之处。所谓份额交易模式是指将份额标的物等额拆分,拆分后按份 额享有的所有权公开上市交易的方式。举例来说,假如一件艺术品价格为1000万元人民币,那么就可以将它分成1000万份份额,按1000份或1000份的整数倍(每份份额1元)进行申购;此时投资人可以参与艺术品上市前的发行申购,持有艺术品的原始份额。这样既降低了投资门槛,拓宽投 资者的范围,同时实现了艺术品投资的标准化,便于交易流通。 据悉,2006年我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不到200亿元,而2010年市场成交总额超过500亿元。 为了促进和引导艺术品市场发展,2006年,文化部成立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引起国 内外业界的高度关注。其推出的中国艺术品行业登记认证数据库,从作品的源头上,从艺术品的经营者、销售者、创作者整个链条上,对艺术品市场进行规范,为解决长期困扰艺术品流通领域的产品身份不清晰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