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通货膨胀率高位运行 财产保值焦虑仍在
查看完整版本:通货膨胀率高位运行 财产保值焦虑仍在
2011/2/18 9:31:57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1月份CPI数据,同比上涨4.9%,低于市场预期的5.2%至5.4%区间。CPI没能破"5",市场欢欣鼓舞。不过,CPI精准地控制在4.9一线颇多玄机。
  CPI持续在高位运行,涨价的压力相信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小老百姓腰包里捂得紧紧的那一点钱,分分钟就面临贬值的压力。"新国八条"出台,史上最严的限购令基本上堵住了买房保值的道路。买股票吧,不够胆;买黄金吧,都挺贵的了。有压力,未解决啊。
  如果没有这么高的通货膨胀率,是不是老百姓会心定一点?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通货膨胀的来源。大家谈论得比较多的是刺激经济政策所带来的货币超发,其实还有一个是源于我们巨大的外贸顺差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进入新世纪以来,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席卷全球,为中国积累了巨大的贸易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达到2.4万亿美元,而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但赚来的美元却花不出去,就去买美国国债。由于人民币并不能自由兑换,央行就要发行同样多的人民币去购买多出来的美元顺差,结果流动性泛滥雪上加霜。
  美国一直鼓吹中国通过人民币升值缓解通胀压力,但"阴谋论"者认为,千万别中美国的圈套,想当年日本就是签了《广场协议》,结果失去了20年。不过,许多经济学家对此提出了反驳,当年签《广场协议》的不止日本,还有德国,马克的升值幅度一点不比日元低,但德国由于采取了正确的宏观政策,反而促成了产业的升级。日本由于担心升值影响,采取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结果泡沫破裂;而德国则把稳定物价放在首位,让企业自己去应对升值压力,结果德国中小企业个个都变成打不死的"小强",成为世界最有效率最能赚钱的企业,德国产业在倒逼中成功升级。中国目前不敢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就是担心大批企业不能生存,影响就业。但如果连这点洗礼都不能经历,估计中国的企业永远是襁褓中的婴儿,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永远是纸上谈兵。我们不妨学学德国,让人民币真正成为"硬"通货,老百姓也就不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忙着买这买那保值了。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