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证券业的工资水平比职工平均工资高6倍左右,中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达11倍。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一差距又扩大到15倍。从目前的资料看,中国行业收入差距已跃居世界之首。 应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整体收入水平确有较大提高。但是不同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到15倍,令人无法释怀。与中国行业收入差距跃居世界之首相呼应的是,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至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正如网上一个经典的段子所言:"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财产上百万!"近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继续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已经走到亟须调整的"十字路口",缩小贫富差距的呼声十分迫切。专家呼吁:要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守住贫富差距的"红线"。但是,行业收入差距由11倍扩大到15倍,我们的贫富差距"红线"到底在哪里? 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已提出7年时间,启动收入分配改革,缩小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是收入分配改革至今没有实质进展。收入分配改革启而不动,居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制约着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收入分配改革牵涉到各方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遇到了来自垄断行业、机关事业单位等既得利益群体的阻力,但是,从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来看,揪出畸高收入行业背后的"毕姥爷",给力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GDP增长10.3%,但是物价上涨成了民生关键词,通胀压力显现。在收入差距扩大、低收入群众消费环境逼仄的大背景下,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公民劳动所得,不仅会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也可以激发低收入居民的消费信心。虽然收入差别不可能根本消失,基尼系数也不会随着收入分配改革马上降低,但是,从政策层面引导公平分配,降低基尼系数,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衍生马太效应,让全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值得期待。 尽管正式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一直未与公众见面,但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付诸努力,比如,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多年上调,多数地方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江苏省还提出了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我认为,除此之外,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还有许多事情可做。比如,督促以垄断行业为代表的国企提高利润上交比例;落实国企老总、高管限薪措施;规范公权力运作,压缩国企与机关事业单位"三公消费"等职务消费,清理灰色收入;尽快改革个税征收方式、提高个税起征点,给中小企业减税;适时出台暴利税、奢侈消费税等等,都值得考虑。 当然,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扭转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如果只是简单的限薪、加薪、减税、征税,失业者、农民等弱势群体根本享受不到其中的政策好处。除了机关事业单位与国企以外,如果没有制度驱动力,如果不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让民营企业、私人作坊主动给农民工涨工资,并不现实。政府还应把每个公民都纳入权利保障视野,拿出财政盈余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给低收入民众提供公租房、廉租房,补齐公共服务与社会救助短板。让财政收入与民生福利同步提高,客观上也会起到缩小收入差距、还富于民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