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是一年到头,合家欢聚的喜庆时刻,也是不少市民血拼消费的时节。不过,回头整理出的春节账单却让不少人叫苦不迭:给长辈的红包、给晚辈的压岁钱,跟着物价一起涨……种种春节开支加在一起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不少人直言吃不消。 公司高管: 菜价涨得尤其快 赵宇,42岁,一家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年收入20万元。虽说如此,他这个春节过得却不轻松。 说起过年开支,赵宇简单算了算这笔过年账发现,几天下来,不知不觉已花了2万元以上。 给赵宇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为吃年夜饭、摆新年酒去菜场买菜,感受到物价飞涨的压力。"3斤一盒的樱桃平时是160元左右,过年时要300元。菜场里什么东西都涨价了,平常花八九百元办一桌菜,已经很丰盛了,到了过年,至少要多花五六百元。"赵宇说,过年菜价涨得有些过分。 "本来也想节省点开支,但我这个年龄,很多开销都避免不了的,只是感觉这钱花得太快了。"赵宇说,在他的朋友和同事中,不少人也有这样的感觉。 "今年过节送礼和往年有所变化,数码产品开始登场亮相。"赵宇说,他儿子今年就缠着他买了款智能手机。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团购IPAD平板电脑送礼,既新颖又实用。 赵宇的春节账单: 私家车油费500元 给父母和岳母的红包3×1500=4500元 给亲戚长辈做寿礼金3×1000=3000元 给双方亲友拜年礼品2000元 给亲友小孩红包1800元 给儿子买手机2900元 年夜饭1桌2000元 娱乐支出1600元 新年酒2桌4800元 以上合计:23100元(不含其本人衣物支出) 80后新婚夫妇: 红包变双份,分量也在涨 小刘夫妇是一对新婚的80后夫妇,双方都是瑞安人,目前在市区一家企业上班,两人的年收入在14万元左右。今年春节,是他们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 回瑞安老家过年的小刘夫妇,拜年成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新女婿上门,红包和礼品是必不可少的,自家父母有的,岳父母也一样都不能少。红包变双份不说,分量也随着物价水涨船高。小刘记得,前几年刚参加工作时,送给父母的红包一人500元就"过关"了,可现在没有1000元就拿不出手。一咬牙,小刘共准备了4份千元红包给双方父母。 小刘说,他每个月还要还3000多元的房贷。这一次过年,年终奖花光了不说,连二月份的工资都透支进去了。自己成了"年清人",春节真成了春"劫"了。 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春节亲友间的走动更多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各种"红色炸弹"对他这个都市工薪阶层是个不小的考验。 小刘的春节账单: 女方奶奶红包1000元 双方父母红包1000×4=4000元 双方父母礼物1700×2=3400元 亲友小孩红包6×300=1800元 年货礼物(橄榄油等) 2000元 朋友结婚人情2×1000=2000元 以上合计14200元(不含其本人衣物支出) 单身公务员: 节俭过大年,团聚最温馨 陈小菲是一名公务员,年收入大概在6万元左右。这次回苍南老家过年,她最大的花销便是红包了。 小菲说,自己还没有结婚,其他的开销不多。提回家的年货是单位发的瓯柑和橄榄油。同学们也都参加工作没多久,聚在一起就是唱唱歌,吃吃饭,大家一分摊,花不了多少钱。 陈小菲说,参加工作了,最自豪的就是可以给亲人们派发红包,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自己的一份心意。过年,就是图个热闹,和钱花得多少没有关系,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是最幸福的。像他们这样事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年轻,省吃俭用也能过好年。 陈小菲的春节账单: 父母1000元 外公外婆红包1000元 亲友小孩红包4×300=1200元 开车油费300元 朋友聚会400元 以上合计3900元(不含其本人衣物支出) [后记] 量力而行,开心快乐最重要 在温都论坛等网站看到,不少网友也迫不及待地晒出自己的春节账单。有网友说,过年这几天,到处要花钱。也有网友一家三口春节海南游,七天消费6万元。 发现,在网上晒春节"账单"的热度也渐渐升温。在天涯社区,一条关于"80后春节回家要带多少钱才够"的帖子点击超过了30万。 甚至有网友根据过年开支金额分出了等级人群,花费5000~10000元的,属于"恼火族";花费1000~5000元为"人情族";花费1000元以下为"酷抠族";而花费10000元以上的,被称为"奢华族"。 "长辈、晚辈都要给红包,家里要办年货,走亲戚要带礼品,同学聚会,请客吃饭……总之就是离不开人情两个字。"市民小陈说,对于他们来说,有时候为了"人情"和"面子",只能苦了自己。 对于这些春节账单,市民看法不一。有市民认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化和习俗,一家人聚在一起"团圆"的意义是最重要的。作为父母,并不在乎子女买多少年货,给他们多少钱,他们只希望团聚;作为子女,总希望一年到头回到老家应该在父母面前有所表现,所以经常出现一些不理性消费,给自己增加了很大压力。 更有市民认为,团圆、沟通,绝不是钱到意到,应该量入为出,一旦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能力,年也就变了味。当然消费也是有必要的,最重要是适度,不论花在什么方面的钱,都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