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南北方人发红包习惯大PK
查看完整版本:南北方人发红包习惯大PK
2011/1/31 9:50:10
  有人说,这是一份祝福;有人说,这是一个负担。不管怎么样,过年的红包对中国人来说必不可少。面对2010年以来的物价上涨,街坊们的“红包预算”有没有变化?

  物价上涨红包不变

  今年的红包会有什么变化?大部分家庭给出的答案是与去年基本持平

  个案:萧太太,公务员

  预算:8000元-10000元

  “红包是年年都要给的,一直以来都是那个数,不可能突然今年就少很多。”萧太太和她先生都是公务员,收入比较高,她估计今年的红包开支和往年差不多,没有8000元-10000元是拿不下来的。因为每年红包封给谁、怎么封基本都差不多,如果突然减少,对方会猜测你的家庭经济状况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且封红包是“礼尚往来”的事情,如果封得比别人少,就容易有占便宜的嫌疑。

  除了你来我往,精明的萧太太往年还能小赚一笔,就是带上儿子去单位拜年,“只进不出”。抵掉给父母长辈的那一份,还能有数百元到1000元的盈余。

  个案:杨师奶,家庭主妇

  预算:2000多元

  杨师奶自己没有工作,只靠在某企业当司机的先生养家,一个月顶多也就4000元。她说,过年的红包该给的还是要给,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家庭收入不高,以往每年封出去最大的红包也只是300元,一般的亲戚看家庭情况给50元或100元,剩下来拜年的普通朋友就只给20元了。今年物价上涨,杨师奶少买了一些年货,但是红包的预算还是维持原样,算上孝敬双方爸妈的钱,也要2000多元。

  广州的习俗是初一到十五,只要是认识的没结婚的人都可以逗利是;讲一声“新年好”,结了婚的人就要乖乖摸出红包。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单位同事,算下来每家都要派发好几十封。杨师奶家里姐妹众多,住的房子又是早年的职工福利房,十几年的邻居彼此都很熟悉,一到过年,几乎要整栋楼地派利是。这一类的红包她每封只入5元,但每年也要发出去100多封,花掉近千元。一些更困难的低收入家庭,每封可能只有一两元,但也保持着这样的风俗传统。其实,红包的意义不在于钱的多少,只是一份祝福,一份心意。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