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打来电话说,兔年快到了,阿愚你写写和兔子有关的东西吧。 我说好。可是怎么写呢?说兔的文章真的已经不少,从"兔"字本身到成语、歇后语,一大堆!还有不知道的今年央视春晚的新旧说道。想写"兔年"的民俗,仓促之间也乏实物印证。不过,还是有能与"兔"拉上关系的东西,借这样的东西也就随想随聊吧。 打开书架上的一只盒子,里面躺了些不值钱的旧物。其中有个圆圆扁扁的铜的玩意儿,不太大,直径也就一寸多。这是一只清晚期的砝码,其作用也就相当于秤砣吧。 取出来看它,上面有字、有画,字和画不是用笔墨绘的,而是用刀刻上去的!刀刻的纹路很纤细,不拖泥带水,气韵也就凝聚不散,足见功夫!有画的一面是松树,树下有两只兔子,虽是简单的几刀,却把兔子们且慵懒、且活泼的可爱神态刻画了出来;另一面是字,内容是"苍松古柏千年翠,石上流泉昼夜忙"。不知古人怎么想的,一只小小的秤砣都要做得这么富有文化气息。就这样一个小东西,年纪已有一百多年。 我喜欢手中的两只小兔子:虽经沧桑,身不腐朽,当年的生动灵气依然,不繁缛做作、不张扬浮躁。当我把它放在手心的时候,总会有一丝安静的感觉,仿佛它在告诉我它的重量意味着时间。 在家里,母亲是属兔的。我曾经淘了一只大概是民国时期的铜锁片给她,上面也刻了只兔子,保佑她健康长寿!所有的生肖年里,中国人掂量得最多的是亲情,与一些有形物一样,在历史定格的里面有着我们的文化。 当我们面对过去留给我们的东西思想时,也许才能真正从心底对现在和未来说声:岁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