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90岁老母亲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股骨骨折,疼痛难忍,不能落地。为给母亲看病,我开始周旋于各家医院,深深体会到老年人看病、养病之艰难。 首先是看病难。由于母亲寸步难移,陪她看病就是件艰辛的事。我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帮,每次叫好车,总要麻烦出租车司机帮忙扶助老人上车,很是累人。而到达医院,借轮椅看医生,又是一番折腾;看病之后要离去时,医院也没有护工陪伴出院叫车,并收回轮椅的服务,让病人家属不得不一人在马路与医院间来回奔波,还要说服出租车司机耐心等候你去还轮椅。 其次是住院难。由于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加上一些老年慢性疾病,母亲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对她而言,静养是唯一出路。但问过很多医院,骨科病人都是不做手术不能收,于是,母亲住院就成了大问题。按理,社区医院该承担照顾老人静养的职责,但社区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养老院也该是这类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好去处,但一来费用高昂,二来也是一床难求。想想也是,谁敢接收一位90高龄又有心脏病高血压骨折,不能生活自理的老人呢? 上海的老龄化还在进行中,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如果相应的社会配套设施和社会服务跟不上,再过20年,如今五六十岁的人七老八十岁时,真不知能不能有理想的养老去处,也不知如今积攒的那点钱,能不能买到我们需要的医疗和服务。[读者点评] [在上期《"剩女"买房 自住投资两相宜》的理财配置文章中,32岁的莉莉虽然收入丰厚,但至今没有老公、没有房产,甚至没有资产积累,这么多年风光潇洒,几乎月月吃光用尽。当岁月的痕迹渐渐爬上美丽的面庞时,她开始有些焦虑了,不得不认真思考未来的生活规划。] 黄 珍:这样一批女孩子,潇洒背后确实存在因规划缺失而带来的风险。当青春不在、当收入下降、当****没有,需要一个平淡温馨的家庭、一个坚实可信的依靠时,这些曾经的"优质女"可能就难再淡定了,即便努力坚持,她们的生活质量也在悄悄下降。这可能就是人生短视的代价。 张妙甜:之所以称之为"剩女",可能是多年的单身使她们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其特点大概是:行动独立、作息独特又顽固、花钱要么很潇洒要么很吝啬。让她们改变多年形成消费习惯很难,除非现实生活发生变故,逼迫她们不得不改变。所以,改变生活的不是建议和说教,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