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富爸爸的财商实验 3个小朋友投资业绩超越大盘
查看完整版本:富爸爸的财商实验 3个小朋友投资业绩超越大盘
2011/1/24 9:10:37
[第01页] [] >>
  富爸爸感悟:
  第一最好不炒股
  第一最好不炒股, 如此便可不会输;
  第二最好不要看, 如此便可不心乱;
  第三最好不相问, 如此便可不挂念;
  第四最好不推荐, 如此便可无人怨;
  但凡多看必心乱, 但凡推荐多遭怨;
  安得与君长相伴, 相守相忘不相欠。
  投资是否很难,是否需要每天盯着K线图?是否需要知道庄家、黑嘴或者机构?是否需要理解什么是操纵、行情或者政策?
  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或许非常重要。而对于本期《财道》的3个10岁上下的小朋友来说,这些既不重要,也毫无意义。在"富爸爸"的指导下,他们的投资"业绩"全部超越了所对应的大盘指数。对他们自己来说,迈出了人生理财投资的第一步。下面的故事在很多人看来也许纯粹就是"运气",不过这种"运气"年年似乎都在上演。
  那么"富爸爸"是谁?本期《财道》中的"富爸爸"就是知名投资人杨天南先生,曾对他有过(见2010年9月5日《实证投资:每月最多交易一次》)。不过,这些孩子共通的投资策略,不是每月至多交易一次,而是一年都不交易几次。
  财商实验:从压岁钱开始
  "我用计算器算了一下,赚来的钱是银行利息的25.5倍,就是25.5年才能赚来的利息,到那时我就该34.5岁了,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呀!"--摘自小朋友箫箫的日记
  "我们要超越通货膨胀,要不然就成了失败者。"--摘自小朋友格宁的日记
  第一次财商培训,始于5年前"富爸爸"杨天南的建议。
  建议的对象,是两位小朋友。其中一个是11岁的格宁,"小伙子"钢琴弹得不错,其父母是杨天南相熟已久的朋友;另一个是杨的外甥女,9岁的箫箫,爱舞蹈,学习好,常在班里考第一。
  2006年春节期间,"富爸爸"杨天南对两个孩子的父母提出建议:指导孩子用过年收到的压岁钱进行一些投资尝试。
  杨天南说,10岁前后是一个人形成财商观念的重要时期,但学校里一般不会教这方面的内容。他举例说,股神巴菲特11岁就买了第一只股票。从他本人从事金融投资十数年的经历来看,如果能早点受到熏陶,将受益匪浅。
  不出他所料,家长都表示赞同。
  理财通常由储蓄、保险、投资和税务四个部分组成。一个家庭财富的升腾动力主要来源于投资,但这也是最难的部分。尽管如此,杨天南还是决定从最难处着手。
  2006年4月份,杨天南分别带孩子们去了银行,大致讲解了牌子上花花绿绿数字的意思,让他们拿个小本子仔细地记录了银行一年、三年、五年的利息率。然后,孩子们将压岁钱放在证券公司的账户里,购买了他帮助挑选的股票。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杨天南和孩子们见面的时候,就讲解投资、储蓄、股票、通胀、利息等等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有趣的相关话题,但是不包括日常"炒"股票、庄家、操纵、K线等内容。
  杨天南说,人们往往认为经济学的内容枯燥难懂,实际上并非如此。"在我上大学时,一份《北京晚报》是2分钱,后来是0.5元、1元,增长了25倍、50倍。这就是我为了说明通货膨胀问题所用的例子。"
  8个月后的2006年12月10日,两个孩子分别写了第一篇以金融投资为内容的日记。
  这时,格宁的投资获得了79%的回报。
  他在日记里写道:"从投资中我得到启示:干事有许多的方法,有一些方法效率高,有些方法效率低,所以我们干事要选好方法。"
  而箫箫同学的回报率略低,为64%。她写道:"我用计算器算了一下,赚来的钱是银行利息的25.5倍,就是25.5年才能赚来的利息,到那时我就该34.5岁了,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呀!"
  2007年春节前,两个孩子收到了第一份业绩报告。
  格宁的回报率为112%,箫箫为174%,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成绩为TOP5%--可以跻身于当时股市投资者中顶尖的5%行列。
  让杨天南惊异的是,小朋友格宁还写了一篇总结。其中一段原文是这样的:"我们投资的目的是超越通货膨胀,什么是通货膨胀呢?举个例子,早在明朝永乐时期是十贯钞一石米,到了洪熙元年是二十五贯钞一石米。所以我们要超越通货膨胀,要不然就成了失败者。"
  风险与输赢
  "所谓跌,就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卖的力量大,买的力量小,股票就会跌。"--摘自小朋友格宁的总结
  "这一年过去了,我终于有一些明白了风险的含义……有人说:白忙活了大半年。连我那从2006年6月份就开始投资基金的妈妈也是进退两难,正准备等待时机解套呢。"--摘自小朋友箫箫的总结
  2008年,A股"熊"相毕露。
  这时,格宁已经13岁,箫箫11岁了。从2007年5月到2008年5月,是他们进行投资尝试的第二年。
  2008年5月,格宁回报是8.73%的收益率,箫箫的投资收益率为14.26%。两个孩子开始的时间不完全相同,但同期中国股市的指数下跌了约12%,表现均战胜了大盘二十多个百分点。
  第二年开始的时候,"富爸爸"杨天南强调:未来一年的投资主题是"风险"。至于什么是风险,简单地说"就是某个时候投资人的钱可能会比本金少"。
  事实也正是如此,2007年5月,孩子们就遇上"5·30大跌"。12个月中,富爸爸给两个孩子上了4次课,分别是谈投资理念、回顾表现和答疑。
  经过又一年的考验,两个小朋友写出了年终总结。
  格宁写的是"胜败输赢",他写道:"所谓跌,就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卖的力量大,买的力量小,股票就会跌。在2007年11月11日我的资产回报率为67.65%,截至2008年5月11日资产收益率(降)为8.73%,(同期)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下跌12%,所以虽然说我的资产跌了,但仍然战胜了大市20%。"
  箫箫的题目是"风险的含义"。她写道:"这一年过去了,我终于有一些明白了风险的含义。今天是2008年5月11日,周日。我来到姥姥家,舅舅给我拿来了几个关于我投资的数据。目前我的资产收益率为14. 26%。不过比起去年11月10日的资产总值还差得远呢,那时的收益率为60.85%。这也应该算是风险了吧。舅舅给了我几份资料,使我了解到半年来金融市场非常不平静。有人说:白忙活了大半年。连我那从2006年6月份就开始投资基金的妈妈也是进退两难,正准备等待时机解套呢。"
  富爸爸笔记
  为了投资而忘却投资
  冬天的寒风中下班路过书摊,相熟的店老板热情地招呼,说起前些天孟加拉国股市大跌9.2%引发暴乱,次日复大涨15%的新闻,旋即谈到看中的个股如何在一周之内大涨30%,令人感到小小的空间被各色事件塞得满满。
  当问及全年整体是赚还是亏时,店老板一脸遗憾地说:"股市赚钱真难,如有轻松赚钱的方法就好了。""我儿子的账户倒是赚钱了,他天天上学,没有时间看行情的。"我想到去年给小儿阿威学投资开立的投资账户。
  新年到了,按照惯例要做一系列的年度投资总结与回顾,看看过去一年有无收获以及经验教训值得借鉴。今年这个用于投资教育的小小账户倒令我好奇了一下。
  去年4月,二年级末的阿威主动提出要学投资。自2010年4月以10万港元开始,至2010年12月底资产总值为122179.28港元,回报率为22.18%(+22.18%),同期大盘上升6.96%(+6.96%)。这样的表现在所有投资案中算是中等,但有意义的是平时阿威主要在进行正常的学校学习,既不炒股也没时间看,在投入产出比上堪称最佳。
  八岁的阿威能提出学投资,我猜测他并不是出于对投资的偏好,而是在尝试和了解了一系列的方向后,朦胧地觉得干投资好像就是坐在电脑前就可以赚钱的营生。无论如何,有机会对孩子进行一下财商的熏陶倒不是坏事。
  我于是借了个香港市场的投资账户,约定借给他10万元投资,年利息6%。
  开始后的一两个月,恰逢大势下跌,这个投资账户也随之有了约15%的账面损失,算是不小的打击了。但阿威因为天天上学,并不晓得细节。当我在周末告诉他:"你投资的钱变少了"时,他无奈地说:"那只好等着了。"
  11月的时候,投资创了新高,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几,在看到数字后,他提议:"爸爸,我应该一年给你6000元的利息,今年可不可以给你10000元?""为什么要多给呢?""这样我明年给你2000元就可以了!"小小年纪已有了居安思危的想法。
  年终的数字出来后,看到账面多了两万多元,儿子很高兴,并不计较比之上个月少了一万多的事。我问他如何安排?他说:"六千还利息,给你和妈妈一千过年。"或许不应指望他在短时间内对于投资有独到的见解,多少能在财务方面有些思考,就算是有进步吧。
  这个小小投资个案由于资金不大、目标长远没有日日操心的烦恼反而取得了较优的投入回报比,令我有越轻松越成功的感觉。
[第01页] []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