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限倒逼进度,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民意倒逼改革,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是国家之幸、民生之福。 在昨天的省委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强调,建设幸福广东,要防止先造成"不幸福",再去追求"幸福"。在他的讲话中,"幸福"一词就出现了40多次!在一些地方"惟GDP论"还大有市场的背景下,此番讲话令人警醒和深思。 GDP是什么?桥建了,是GDP;桥拆了,是GDP;桥重修,还是GDP。在搞统计的人看来,GDP或许只是一堆数字。但到了某些领导干部那里,它就摇身一变成了"政绩"。每到年终岁尾,由"GDP崇拜"导致的"增长焦虑"就在一些地方表现得特别充分。 但是,"GDP再好看,与我何干?"老百姓的这一疑问不无道理。倘若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民生福利,人们感觉不到真实的幸福和快乐,再好看的GDP,也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不是说GDP不重要,而是说老百姓的感受更具体、更真切。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正确的发展观,首先要看有没有真正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把推进发展与增进福祉统一起来,把创造社会财富与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统一起来,努力实现与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幸福,老百姓才能分享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过上好日子,增强幸福感。 也不是说追求GDP就一定错。但有意义的GDP,应当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支持和拥护。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不顾安全的GDP,浪费资源的GDP,牺牲健康的GDP,分配显失公平的GDP,显然都是人民群众不满意、不赞成、不答应的。如果与民生福利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家政服务等等,都能以科学的权重纳入核算,这样的GDP谁能不欢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增进民生福祉,刻不容缓!把好看的GDP与老百姓真实的幸福感统一起来,在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中追求有明确价值导向的GDP,成为今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不仅需要强力推动干部发展观、政绩观的根本转变,更需要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以时限倒逼进度,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民意倒逼改革,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才是国家之幸、民生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