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洋化妆品刮“涨价风” 部分消费者将选网络代购
查看完整版本:洋化妆品刮“涨价风” 部分消费者将选网络代购
2011/1/7 20:26:14
  去年年末宣称要涨价的进口化妆品,果真从新年伊始开始提价了。昨日,走访一些大商场,发现兰蔻、碧欧泉、Fancl等一批国际大牌化妆品纷纷提高"身价",幅度在5%至10%之间。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多年来化妆品行业涨幅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
  洋品牌集体涨价,涨幅5%-10%不等
  在金鹰新街口店看到,兰蔻专柜,大部分产品都贴上了新的价格标签,单品涨幅从30元-370元不等,其中一款精华面霜从原来的3580元一口气涨到了3950元。碧欧泉、Fancl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涨价。
  香奈儿东方商城专柜人员称,虽然现在价格没变,但到16日左右,产品价格将上调,涨幅在10%左右。
  涨价归涨价,消费者依然"该出手时就出手"。"我都花几千块钱买一瓶面霜了,也不会在乎再多交几百块钱。"一名正在兰蔻专柜选购商品的女士说。随后又询问了几名顾客,她们大多表示,如果用惯了某个牌子,即使涨价了也还是会买。
  "选择一线品牌的消费者,对价格往往不太敏感。"几家大品牌的销售人员均称,提价并未对销量造成影响,提价前也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囤货现象,这两天的销售情况依然保持平稳。
  大洋百货新街口店统计的数据则显示,一些品牌调价后,元旦3天假期化妆品总体销售额不降反升,比去年元旦期间增加了近四成。
  金鹰新街口店化妆品一年大卖3.6亿
  从2008年开始至2010年,因为全球经济形势尚在复苏过程中,大部分化妆品都保持不涨不跌的状态,即便有所调价,也大多因为汇率影响而被动调价。而且,以往涨价的只是个别品牌,像这次集体涨价实属罕见。
  对于涨价的理由,不少品牌的解释是"海外原材料成本上涨"。但有人对此表示质疑,他们认为对于大部分化妆品而言,原料等制造成本只占售价的约30%。
  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洋化妆品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强大的"吸金"威力不容小觑,这或许正是进口化妆品敢于涨价的底气。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新街口店营业一部的陈总监告诉,去年该店化妆品销售额达到3.6亿元,同比上升了17%。如兰蔻,去年在该店的销售额为5900万元,同比增长了近32%,从该品牌全球单店销售量第三名上升到了第二名。
  大洋百货新街口店去年化妆品销售额也比2009年增加了40%。商家表示以后每年还要再引进3-4家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
  "对于一部分消费者而言,贵的就是好的。"一家品牌化妆品的代理商坦言,这次提价,对于某些消费者而言没准儿还是一针"兴奋剂"。
  不少消费者将选择网络代购
  从淘宝几个负责代购的卖家获悉,去年年底,EL、HR等品牌在香港地区的售价也提高了10%左右,但相对目前内地的价格而言,还是便宜不少。这意味着代购的空间会变大,一些对价格敏感的客人可能会采取代购的形式。
  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品牌战略专家陈钢说,对于这些国际一线化妆品来说,价格中的"最大头"肯定不是抹在脸上的那些"有形的部分",而是无形的品牌价值。"洋品牌"每年不惜投入重金对品牌进行塑造和维护,这种意识恰恰是国内商家们需要学习的。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