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80后:“涨”在新世纪团购+二手货都被逼的
查看完整版本:80后:“涨”在新世纪团购+二手货都被逼的
2010/12/31 21:42:53
  除了团购和"二手",我们还继续坚持购买盗版的传统。都买不起了,你还叫我们坚持什么"正统"?如果绿豆、大蒜、苹果也有盗版,咱也照买不误!
  已经听惯了房子涨价,日用品狂涨,还是今年的新鲜事。房子可以不住,饭总不能不吃,衣服也不可能不穿吧?这可比买不起房更愁人!
  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80后,俗称蜜罐里长大的一代,那时候的童年,也就是父母的青年,曾是多么无忧无虑的日子。还在娘胎里的时候,赶上了老妈在饭馆工作,捎带嘴地就吃遍了山珍海味,那时的领导从来不懂得"剥削"二字,看到我妈怀孕,真比婆婆照顾得还周到。等到我出世后,老妈又很合时宜地调到了食品商店,于是,我每天果脯、零食就没断过。再后来,到了当时红火的粮油部门,家里用的,连住的房子全是单位分的。
  我妈说当时做老婆,理财根本不是女人最重要的才能,因为钱没有多大用处,全部花光了事。她年年出差到各地为我和她买漂亮衣服,老爸则醉心于从广东那边更新最炫的家电,一路从录像机买到CD机,再买到DVD及各种音响。那曾是他们最快乐的年轻岁月,而我也享受到了吃穿不愁的童年。
  不能让富余的钱成了那一片浮云忧愁似乎就是从长大那天开始。小时候使出吃奶的劲省出了的几年零花,老妈打扫屋子时,拿去买个菜就全部用完了。老妈说这算什么,他们当初出个万元户就了不得,要上报纸,现在的万元户算个啥。
  我们到了青年,已不复是老爸老妈年轻的那个时代了,可以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地方,不去担心未来的生计。我们的钱必须算计着来,因为一切都得靠自己,自己有时候也靠不住,谁知道今天的饭碗明天能否端得住,现在可是市场经济!所以,我们得有所储备。
  市场经济也有好处啊!咱们富裕了,多出的那些钱,刚巧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买不起喜欢的玩意儿,买日用品又多出了那么一小点,存起来烫手,只能用在能再生钱的地方,比如要学会投资,让钱变钱,最不济也要绞尽脑汁让钱保值,否则一不留神,富余的钱就成了那一片浮云。今年6月底,参与《白领"暴富"梦想调查》的中,像所有年轻人一样,对黄金、股票、外汇、房子、艺术品,都发了一遍梦。年底秋拍的时候,再次采写《上海白领,拥挤在艺术品投资的门槛上》这组,我发现,并不是那么多年轻人突然地对艺术品情有独钟,不过是在寻找保住钱袋子的一种方法而已。不知道是钱变得没有了安全感,还是我们本身对未来失去了安全感?
  我们比婆婆妈妈还要婆婆妈妈怎么能不焦虑呢?又要攒钱买大件,又要担心在攒够之前别贬值,还要对付天天需要花钱的小件。这边长远之计还没有规划好,那边连小件都开始涨价了。一会儿"苹什么",一会儿"豆你玩",一会儿"蒜泥狠",出去买趟菜都心惊肉跳的。这才捶胸顿足,怎么光想着投资黄金、股票、艺术品这种高级货,把大蒜、生姜给忘了呢?
  有人说这是菜贩子在兴风作浪,有人说是摊位费在作祟,也有人说是因为没有建立日用品应急系统导致调控无力,更有甚者,直指整个农业政策。不管怎样,浩大的系统改造工程,升斗小民插不了手,也插不了嘴。
  我只想有间大房子,把下半辈子要吃的要用的全部囤起来,自己进行应急调节。把这想法付诸现实的,是去香港打上酱油的人,对我们来说,那也是有钱人啊。更多的人还要靠土办法。11月17日采写的《上海白领用知识生产力战胜涨价》的一组中,作为,我见证了采访对象,那些在我们身边生活着的年轻人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应对"通胀猛于虎"的时代。
  那一刻,我们比婆婆妈妈还要婆婆妈妈。吃,我们直接到批发市场买菜一起分,或者自己种菜;穿,我们去裁缝那里做,或到网上去淘;住,我们不避"同居";行,多远都骑自行车。这显然不是物质贫乏的时代,却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是,另有一些人是可以享受到时代进步的眷顾,继续下馆子、逛商场、住豪宅、开跑车。
  团购+二手都是给钱逼的
  作为新生事物的团购今年大红大紫,风靡全中国,恐怕也是给钱逼的。我在9月22日采写的《团购超火!》这组,围绕的焦点便是"砍价"。真正撩动万千白领皮夹子的并非"团购"这一国外风靡的新鲜玩意,而是因为它确实是,物价上涨背景下,白领寻到的好一根救命稻草!有一个朋友,家里的新东西,一问之下,全是团购来的;还有一个朋友结婚,除了老婆,其他都是二手的,二手房、二手家具、二手家电……
  除了团购和"二手",我们还继续坚持购买盗版的传统。都买不起了,你还叫我们坚持什么"正统"?如果绿豆、大蒜、苹果也有盗版,咱也照买不误!(申江服务导报)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