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银行卡进行欺诈活动,给市民畅享银行卡便利带来了严重影响。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掌握相应的防范技巧,成为持卡人的一项"必修课"。中国银联有关专家表示,收到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机构的短信,要务必小心。收到这类短信不妨可以拨打电话询问自己的手机号码或者卡号。若收到"风险提示"短信或者电话,不要回应,应直接致电相关单位或发卡银行客服热线询问。此外,注意保护身份资料、账户信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泄露银行卡密码。若持卡人收到银行卡欺诈短信后可拨打110报警。如果上当受骗,发生损失的,应立即联系发卡行,及时冻结银行卡账户。 用密码锁好银行卡"百宝箱" 持卡人在设置密码时,要选择易于记忆但难以破译的密码,以防被不法分子破译。收到银行卡密码信后,请立即将其销毁并记住密码,或将密码更换为容易记忆但难以破译的密码。 在使用密码时,留意自助银行门禁以及ATM上是否有多余的装置或摄像头,ATM密码键盘是否有改装痕迹。输入密码时,应用另一只手或身体挡住操作手势,防止其他人或针孔摄像机偷窥。 刷卡勿让银行卡离开视线范围 专家提示持卡人,在使用POS机刷卡消费时,不要让银行卡离开视线范围,留意收银员的刷卡次数。收银员交回签购单及卡片后,您应认真核对签购单上的卡号、交易日期以及交易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卡片是否为本人的卡片。如果因为金额错误或其他原因取消交易,务必请商户刷出一笔退货的金额,而不是拿回或销毁原先签购单。 在签购单上签名时,签名式样应与卡片背面的签名一致,以免银行拒绝您的交易或出现纠纷时无法保护您的权益。请注意确认签购单是否有二份重叠,请注意在任何的情况下,都不要在空白而且没有消费金额的签购单上签名。 打击非法套现 信用卡套现是不法商户违反规定,协助信用卡持有者占用或骗取银行资金的一种违法行为,对银行、对社会、对持卡人本身都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信用卡套现还会滋生地下金融活动,并容易和其他犯罪结合在一起,严重威胁社会正常经济秩序。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