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有的商场门口写的三折,可便宜了,进去一看基本上都是7折、8折,回头再看门口的牌子,后面还有个小小的'起'字。"董女士对说。 在走访中发现,类似情况绝非个案。元旦、春节将至,不少居民已经开始购买服装、家电等过节物品,各大商场也纷纷推出众多让人眼花缭乱的优惠促销措施,这其中的消费陷阱让不少消费者有苦说不出。 据山西省消费者协会介绍,消费陷阱的种类很多,比如商家的打折、返券、赠送礼品等优惠活动,有些并非真正让利给消费者,而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循环购买,往往让消费者多花钱购买了一些并不需要的商品。有的商家还以优惠商品不提供售后服务为借口推脱责任,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面对强势的商家,我们要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李主任为消费者提出建议,"不要贪图小利、为商家的小实惠所迷惑,要学会理性消费。在购买前多了解商品的相关信息,购买时要当场问清楚自己的疑问,确认商品和优惠措施的真实情况,并在付款时索要正规的购物凭证,一旦发生纠纷可以作为维权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