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1月宣布加息后,使得货币基金、主要投资货币的限定型投资产品在经过一段时间沉寂之后重新受宠,成为投资人重点关注的对象。最近在CPI高企、强烈的加息预期下,此投资品再次受到市场追捧。时下主要有基金、券商、银行三股势力在货币型产品上角逐,上演"三国演义"。那么到底谁更胜一筹,别急,即将通过详细调查和统计,揭晓答案。 银行、基金系良莠不齐 首先看银行系短期现金管理产品,各家银行都有各自的主打品种,起点基本在5万元以上,收益率相差不多均在1.5%左右。比如中国银行日积月累和招商银行日日金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55%左右,工商银行灵通快线以及建设银行等银行的产品均为1.45%的年化收益率。基金系出现良莠不齐的分化格局,据WIND统计,目前基金系货币产品达70只,成立以来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在0.8%~2.3%之间。仔细分析发现,虽部分货币基金的收益优于银行,但各公司的产品业绩相差较大,表现最好的万家货币7日平均年化收益达2.3%;部分货币基金收益还不足1%。 券商系最高年化收益达3.5% 最后再看券商系,其货币型理财产品虽仅有4只,起点同样为5万元,国泰君安证券管理的君得利一号的业绩,打败了所有银行、基金系的产品。统计显示,君得利一号自2005年10月成立来,累计收益率达到20%,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3.5%,遥遥领先于货币基金,更是银行同类理财产品收益的一倍多。目前正在发行君得利二号,12月17日结束募集,限购10亿元,预计最高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