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抗CPI的终极秘笈就是"戒",戒驾、戒烟、戒酒、戒零食、戒逛街、戒在外吃饭、戒娱乐……一个"八"字显难概括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CPI涨幅,已经是28个月以来的新高。 在腰包飞快瘪下去的同时,普通民众不得不开动脑筋,改变生活方式以期降低生活成本。而托通胀的"福","低碳"这个曾经只是停留在纸面口头上的时髦词汇,如今成了平头百姓不得不赶赶的潮流。 从"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到"糖高宗"、"苹什么",一个个网络新名词的出炉,背后是一轮紧接一轮,一个品种紧接一个品种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对于涨价的感受从未如此切实清晰。 作为北方冬季的主打水果,今冬苹果身价高昂。在易初莲花、旺市百利等超市,最普通的富士挂牌价格基本在8元-10元之间,一张旺市百利促销单上曾经的"一周促销价"4.98元,也远远超过往年的价格。据悉在苹果的主产区陕西、山东,苹果价格普遍上涨,部分地区涨价幅度三成。 去年年底,防"甲流"药材金银花、板蓝根等一度暴涨,部分地区金银花涨了10倍,但甲流炒作过后,这些中药材的价格并没有回归低位。近几个月来,国内中药材价格上涨持续。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11月9日的信息,太子参时下售价每公斤280元左右,今年年初,这一价格大概是30-40元,不到一年涨了6倍,涨幅堪比大蒜。其余三七、丹参、野菊花、五加皮等中药材涨幅也相当可观,消费者嗟叹"糖高宗"刚刚休息,"药你苦"又粉墨登台。 服装服饰当然也未能免俗。走访了贵友、华联等商场发现,服装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升。除了品牌服装外,保暖内衣、家居服饰、婴幼儿服装等以棉布为主要原料的服饰涨幅尤甚。 虽然不大能弄明白流动性、准备金、负利率、CPI,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价格上涨,消费者都只能被动接受。与其为一头大蒜、一个苹果的价格烦恼,不如主动寻求改变。 因此,网上关于涨价点击率居高不下的除了牢骚,还有各种各样的省钱"大法","菜奴"攻略、"抠抠"秘笈、"理财帝"等屡成热帖,连如何买到低价菜的技巧,也成为人们在坛子里讨论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