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物价看我省钱秘籍
“与其在涨价声中仰天长叹,倒不如现实点,想想办法应对涨价的压力。”昨天本报一开通“市民省钱秘籍分享热线”,就收到市民们的热切回应,不少市民坦承自己的上述心态。
不同年龄层次和工作背景的市民纷纷打来热线,表示愿与大家一起分享高物价时代的“省钱秘籍”,自称“南城资深菜奴”的黄先生就支招称:“趁中午休息的时候去买菜,菜价至少能便宜10%。”
在各类省钱招式应运而生的同时,“菜奴”、“团购族”、“抄号族”等一系列新新族人也逐渐走上前台,走进公众视野。
文/记者张晓嘉、陈明、黄江洁
“菜篮子”是要这样算计的
“房奴”、“卡奴”这两个名词已不陌生,而今,面对着各类生活用品、尤其是农副产品价格的迅速蹿高,也有不少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成了“菜奴”。
“菜奴”们向记者反映,与房价比起来,菜价似乎微乎其微,但一顿接一顿,天天都得吃,积少成多,菜的消费量也不可小觑。“如今更要在‘菜篮子’上仔细打打算盘了,省下一分钱,就是为自己赚了一分钱啊。”市民马先生打进本报热线说。
网友趣话省钱
网友1314:物价高涨,我们办公室的同事们都不得不争做“表哥”、“表姐”啦!每天列表记账,纯属无奈。不过记账之后,即便不能省钱,至少不会乱花钱啦。
网友天下侠客:请叫哥“海囤(海豚谐音)”,眼下啥都涨的局面下,碰见一个特价商品,“囤”才是正道。
网友任何的人:做饭时多凉拌,少煎炒,每次可省煤气0.1立方米,折价0.19元。
在家不穿鞋,赤脚走路,每3年可节省拖鞋1双,并给老婆以回归自然的浪漫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