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调查称网络团购并不能省钱 77%团粉是女性
查看完整版本:调查称网络团购并不能省钱 77%团粉是女性
2010/12/4 11:05:27
  团购对象
  今天,你团了吗
  一个数字:团购成网络经济新热点,检索量半年增加7倍
  一个特点:女人最爱团购,77%的"团粉"为女性
  一种现象:难挡低价诱惑,需要的不需要的统统购买,"团奴"并没少花钱
  团购网获知方式
  未来还会不会团购
  团购对象
  45元的电影票15元能买到;139元的火锅39元搞定……越来越多的网民捡到了"大便宜"。
  团购网,在国内"登陆"不到一年,已迅速成为热点。百度数据显示,今年1到5月,团购日均检索量为6.5万人次,而6到10月,这个数字已达到近52万人次,猛增7倍。
  团购网为什么这么火?哪些人是团购的主力军?消费者在"捡便宜"的同时,又会面临哪些问题?河南商报联合猫扑网进行了调查。
  谁最爱团购
  77%的团购者为女性
  "今天你团了吗?"已经成为潮人们的口头禅。
  在郑州一家媒体广告部工作的王冰(化名),每天到单位必干的事儿就是浏览团购网。
  昨天,她又在团购网上买了一件衬衣,原价78元的衣服25元买到。
  她刚换的发型,是在一家大型美发连锁机构做的欧莱雅套餐,原价568元,团购价88元。就连卫生巾,也是团购买的。"我和同事总共买了60多包,快递送货的时候举了两个巨型箱子。"
  她和同事每天都要看团购网大全,上面涉及郑州的团购网站有近800个。
  每到午休时,她就会打开一个个团购网站,慢慢比较。QQ上,和好友聊得最多的话题也是哪个团购更划算。
  这正符合了百度搜索统计: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团购搜索的高峰。搜索和分享团购信息,让不少上班族的午休时间有事干了。
  团购不光吸引了王冰这些女同胞,男士们也不落后。
  "我们办公室几乎每个人手机短信里,都存着团购的奥斯卡大上海影城预约券,每张票只需十五元,就可以看任一场次的电影,包括3D。"王冰说,男士们也经常团购影票、餐券,陪女朋友可省了不少钱。
  据知名团购网站24券统计,他们网站的团购用户,77%为女性。而职业以白领为主,占到68%。
  团购省钱吗
  价格便宜成近七成人团购理由
  团购靠什么吸引人--便宜。
  李清(化名)和女友上大学时就开始相恋,今年一毕业,家里就催着他们结婚。到现在为止,女友还没找到工作,李清目前一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俩人都来自农村,家里都赞助不了他们多少钱。
  俩人一商量,直接领证算了。但李清很愧疚,哪个女孩不希望披上婚纱,留下最美丽的时刻。
  可是婚纱照几千元的价位,让李清望而却步。
  无意中,他听同事说,有家影楼参加团购网的活动,1999元的套系,现价只需299元。
  李清立刻让同事帮他订了一套,虽然只能预约到明年,但女友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都蹦起来了。
  为吸引网友,团购网标出的优惠幅度都比较大,有些活动甚至推出1折。
  据商报调查显示,价格便宜吸引了近七成的用户参加团购。
  "总体来看,团购的人多是年轻人。"预约女子主题火锅餐厅也参与了团购活动。这家单位的总经理卢广利介绍,团购的人大多比较年轻。
  24券统计显示,在年龄分布上,26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最多,占到38%(其余为19岁到22岁,14%;23岁到25岁,26%;31岁到35岁,17%;36岁到40岁,5%).
  而据河南商报调查显示,团购用户本科以上学历占到近六成,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超过一半。
  只有四成人团购物品是真正需要的
  王冰最爱"吃",几乎每个郑州的美食团购都让她欲罢不能。
  昨日,一家团购网上,某自助餐原价38元每位,团购价20元。她一下买了10张。"到周末请朋友一起去吃,多划算。"
  每个月,她光为团购饭店活动花的钱,都要上千元,比以前每个月出去吃饭的开支多了近一倍。
  "到底是省钱还是费钱。"王冰有点后悔,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据商报调查显示,对于团购的物品,只有40%的人是真正需要。虽然没有购买计划,但看到吸引人的团购活动,52.6%的女性会控制不住自己掏腰包,而只有15.6%的男性抵制不住诱惑。
  团购网站最喜欢推介的活动一般都为快速消费品,比如吃喝玩乐。
  "平时我去唱个KTV得200多元,团购后几十元就解决掉了,我干吗不买。"29岁的李灵说,有便宜的东西不团购,简直就是浪费,"一些生活必备品,碰到团购买了就是赚啊!"
  一家美发店相关负责人称,他们推出的团购活动,团购者6元可以买到28元哩奥造型洗剪吹一次。1004人购买,共省下了2.2万元。
  看到团购这么便宜,李灵也乐得跟好朋友分享。现在,她身边几个朋友在她的带动下,也开始疯狂团购。
  你是如何知道团购网的?24券统计显示,76%的人是通过朋友分享,了解到的团购网,17%的人通过媒体得知,还有7%的人通过其他渠道获知。 都能团购啥
  餐饮美食成关注热点
  参加团购后,王冰觉得,自己花钱速度飞快。
  前阵子,她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的钱都花在哪些地方了。
  美食券300多元,电影票100多元,化妆品500多元……王冰仔细一查看,发现她团购的美食券还真不少。
  据商报调查发现,餐饮美食是网民最为关注的团购产品,关注占比达 32%。然后是电影票(25%)、化妆品(16%)、服装鞋帽(13%)、摄影写真(7%)、美容美发(6%).
  王冰说,虽然因为买东西多没省下多少钱,但她还是会继续参加团购。
  你未来还会不会团购?
  商报数据调查显示,72%的网友表示会参加团购,18%的表示不好说 ,明确不会只占到一成。
  团购热情度
  新鲜感过后
  老用户团购次数下降
  团购这么火,但王冰的同事陈洁(化名)的热情却渐渐冷了下来。
  她先参加了一个知名火锅店的团购,因为团购人数太多,商家规定只有周一、周二晚上才能消费,其他时间只能中午消费,而且需要提前预约。她上周三就开始预约,结果被告知昨日中午可以去。
  准点到达饭店,服务生热情地迎上来,但一听说是团购的,瞬间给个白眼,然后说,团购的必须一小时吃完。
  一起去的同伴很生气,但陈洁却还能接受,因为上周她在另一家火锅店,一听说是团购的,服务生当着他们的面,把点菜单揉成一团。而上来的菜量,只有正常的一半,承诺的豆浆也不见踪影。
  所以现在再下单,陈洁就会慎重许多。
  据商报调查显示,一旦新鲜感过去,老用户的团购次数会明显下降(半年以上的老用户平均每月下单3次,而新用户平均每周都会下2个单子).
  相关链接
  团购力量究竟有多大?
  美国一网站
  一年半资本达13.5亿美元
  团购是怎么来的?王冰有些好奇。她查阅资料看到这样的:
  今年,美国网站Groupon一直是国内电子商务业界的热门话题,在得到俄罗斯投资公司DST牵头投资后, Groupon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在一年半内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3.5亿美元,这迅速在全球引发了模仿热潮。
  国内第一家类似的网站于2010年3月份成立。据统计,目前,国内初具规模的网络团购企业已达到上千家,真正成为"千团大战"。消费者:价钱是便宜了,服务却打折了,要个发票都被鄙视
  商家:低价引来非目标客户,洗手液、手纸都被偷走
  专家:团购只玩低价不靠谱,要想"吃得开",低价和优质服务一个都不能少
  短短几个月便发展成"千团大战",极低的折扣确实引来不少人"我为团狂"。
  业内人士称,理性的团购模式,应该是商家得人气、网站得利润、消费者得实惠,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目前团购运营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消费者发现商品缩水,商家更希望细分客户等。
  专家称,未来想在"千团大战"中胜出,低价和高品质服务缺一不可。
  消费者
  支付方式最好像支付宝
  网友"糯米糍"有半年的团购经历,前两天,他在网上晒了晒窝心的网购经历:
  实际菜量与网站图片不符,鱼,只能说肉真的很少,而且干辣干辣的;干锅鸡肉,只有上面那几块,底下就全是青红椒了;汤就跟白开水差不多。而且商家服务态度恶劣,想要发票,直接被店家吆喝一顿:占了这么大便宜,不能再开发票了。
  据河南商报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团购的意见,其中近六成认为团购品种太少;近五成认为活动优惠幅度太小;超四成认为有些团购网提高原价,以虚假折扣吸引用户;而意见最高的就是认为团购产品质量、服务打折,占到近七成。
  遇到窝心事咋办?
  在很多团购网站上看到,不少团购网承诺可以无条件退团,但前提条件是没有消费。
  "糯米糍"抱怨道,没消费谁知道商家的服务会不会打折,不给发票算不算偷税漏税啊?如果团购东西后,消费过程中遇到问题谁应该负责?
  在河南华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华阳看来,商家参与团购活动,并打出超低价位,这是商家自己的决定,不能成为不给发票的理由。不给发票,当然属于偷税漏税。
  "团购东西后,遇到问题,还应该是商家负责。"李华阳说,网站只是中间单位,主要责任还是商家自己承担。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团购网的付费模式,是团购一结束,团购网就直接把款转到商家,等消费者去消费时,遇到窝心事,找商家不好退款,找网站退钱也不容易。
  "糯米糍"说,如果团购支付方式也像支付宝一样,引入第三方,会不会减少一些纠纷?或者每个团购网也有像淘宝评价一样,它的口碑可以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商家
  效果还不错四到六成人成为回头客
  "团购活动极大提升了商家的名气。"预约女子主题火锅餐厅总经理卢广利说。
  10月14日起,预约女子主题火锅餐厅推出了套餐活动,这家餐厅的特色是,没有女士陪伴男士是不允许入内的,原价128元的套餐38元就可以买到。
  卢广利原以为,团购活动来1000多人就了不得了, 没想到最终来了5000多人。"实在没想到,网络的力量如此强大。"
  128元的东西,38元销售出去,这会不会亏本?卢广利表示,这个价确实亏本,但这吸引了大量的客人,提高了餐馆的知名度。
  同样,郑州市二七区太康路咏歌汇KTV也搞了团购活动。仅35元就可以享受331元咏歌汇KTV三小时欢唱+果盘1份+会员卡一张的活动。
  咏歌汇KTV相关负责人说,35元提供这么多服务,他们也亏本,但效果还不错。上次活动时,有400余人购买了他们的服务,其中,40%~60%的人成为回头客。购物者素质参差不齐希望能细分客户
  "活动对餐厅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只是来这里的部分客户并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一家参与活动的相关负责人说,他们餐厅定位的客户群体是白领精英人士,只是团购价钱太便宜了,一些非目标客户也来了。
  "比如说,餐厅里的洗手液、手纸,反复被偷走。"这位负责人说,他们一天放了10多卷手纸,但都被顺走。
  在他看来,如果下一步能将客户群体细分一下,团购的力量将更加强大。
  "团购现在不能细分群体,也的确是个问题。"一家烤鸭店相关负责人称,一些客户来此后,大吵大闹也影响到商家的形象。"将来我们折扣可能不会压得太低,尽量实现吸引来的人都是目标人群。"
  "团购现在是新兴力量,各种网站素质参差不齐,里面有一些漏洞。"咏歌汇KTV相关负责人说,比如,一些网站会造假购买数据,或者和商家签合同时,玩文字游戏钻漏洞。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总体上,团购活动利大于弊,他们将继续进行团购。
  未来方向
  低价格加高品质服务缺一不可
  黄旻晖一直在关注团购市场,他感觉"千团大战"还有商机。
  现在,全国团购网已超过千家,仅在郑州市场上,团购网有20多家。
  据24券团购网市场部经理章永刚介绍,24券郑州站目前注册用户30多万,经常上线的用户有20万左右,与一线城市相当。郑州消费者的意识还是很靠前的。
  尽管如此,黄旻晖还是决定加入这个行业。日前,他创办的803团购网,正式上线。
  团购网站短期内吸引了大量的"团粉",但由于准入门槛低,团购网站也是鱼龙混杂。前不久万人团购网重庆站老板就卷款10万元逃跑。
  在黄旻晖看来,现在建个网站就1万块钱,门槛不高。郑州的团购网肯定面临洗牌,洗牌后只有十四五家综合性的大型团购网站留存。
  "团购当初进入中国时,形态不成熟,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官方的准入门槛。"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不太看好现在一些团购网打低价战略的模式。
  他认为,过于低价,既不能保证商家的基本利润,又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团购网站从中收取的佣金也有限,这样便造成团购网站发展的恶性循环。
  未来,团购网站应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低价产品可以保留,但只是一部分,同时,不断创造有质量的新产品,多层次、多形式布局,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商家和用户,才能健康成长。
  "未来的发展方向肯定是低价格加高品质服务,二者缺一不可。低廉的价格加上恶劣的服务,稍高一点的价格加上优质服务,你感觉消费者会选择哪一个呢?"黄旻晖说。
  提醒
  团购提防四大陷阱
  有称,北京今年上半年团购投诉量仅为30件,而从7月开始,投诉量呈井喷之势,截至目前已超过1200件。统计发现,网站售后服务不佳、网络诈骗以及产品质量缺陷位居投诉前三名。
  统计了四大陷阱,为您团购支招儿。
  陷阱1 货不对板
  在超低价格的背后,部分商家为赚取利润,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支招:保留与团购网站的聊天记录
  李华阳:团购网站在团购过程中的法律地位不同,责任也不同。
  如果团购网站公布商家的商品信息,仅供消费者浏览订购,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团购网作为中间人,因其只提供中介服务,并不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只能要求商家赔偿。如果团购网站接受消费者委托,按照委托协议中约定的商品名称、种类、数量、价格等采购后交付消费者,并向消费者收取货款,消费者就可以要求网站赔偿损失。
  所以,保留和团购网站的聊天记录很重要,可以方便追责。
  陷阱2 价格不实
  不少商家以低价为诱饵,吸引消费者前来选购,但其实这些商家提高了原价。
  支招:超低价团购家电不能信
  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售后服务专委会王福山秘书长表示,对于超低价团购不能轻信,尤其是家电、数码、手机、电脑等产品。目前此类产品厂商的毛利润在20%左右,低端产品的利润更低,所以,如果团购价低于五折出售,大多都有问题。
  陷阱3 诈骗
  由于准入门槛低,团购网站良莠不齐,难免有诈骗分子浑水摸鱼,比如,前不久万人团购网重庆站老板就卷款10万元逃跑。
  支招:查询销售信誉记录
  李华阳:消费者选择团购网站时要注意看该网站是否具有网络经营资质,并查询其销售信誉记录等,应选择规模较大、信誉记录良好的团购网站。
  陷阱4 信息泄露
  李女士团购后,发现自己的信息被人卖了。
  消费者在购物时填写个人信息便于收到货品,可有些团购网站却擅自向其他商家泄露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常使消费者遭受促销电话、邮件等的骚扰。
  支招:尽量别提供家庭住址、电话
  消费者可在团购过程中向网站申明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并明确约定信息的使用范围,且尽量提供手机号及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不要随便提供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私密性较强的个人信息。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