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10月2日,一枚珍贵罕有的24.78克拉祖母绿切割浓彩粉红钻石戒指亮相在香港会展中心展厅。这枚钻石戒指色彩鲜活浓艳、纯正不带杂色,极为罕见。这是该枚钻石戒指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投资与投机之差历来就在一线间。盘点2010,各种"另类投资品"层出不穷,邮票、茶叶、艺术品、粮票、玉石、翡翠……正在成为艺术收藏市场的另类"豆你玩""蒜你狠"。炒作氛围热火朝天,难免有人会浑水摸鱼"吹"泡沫。当收藏属性被投资属性掩盖,能否理智,考验着投资者。 炒、炒、炒…… 股市低迷,楼市调控,金市频繁冲高,艺术品狂热。回眸2010年的"投资"市场,更多是"炒字当先"的印象,而且在CPI走高,民间资本投资欲望强烈的背景下,楼市等市场的不确定性让很多资本选择了"另类"投资。无论是"黄金有价玉无价"的玉石市场,还是"千金好觅一画难求"的藏品市场,只要是市场缺乏权威定价机制、好操控易炒作,就是可以深耕的"黑土地"。 2010年春天,黄庭坚的书法《砥柱铭》以4.368亿元的总成交价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在北京嘉德秋拍上,王羲之《平安帖》摹本以3.08亿元人民币成交;11月英国伦敦的一次小型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4300万英镑的天价被一中国买家拍走,加上佣金和增值税,瓷瓶身价折合约5.5亿元人民币,更是创下了中国艺术品的拍卖纪录。业内人士笑言,中国艺术品投资进入了名副其实的"亿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