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穿父母衣服抱着洋娃娃玩"过家家"游戏已经OUT了,如今他们中流行"专业过家家"。 所谓"专业过家家"也就是儿童体验乐园,即在一个按比例缩小的仿真世界里,儿童可以亲身体验中医、飞行员、警察、医生等多个职业,并通过工作赚取虚拟货币并消费,犹如一个真实的成人世界。这种几年前起源于国外的新模式自2008年被引进国内后,如今已现爆发的趋势,仅仅今年就有将近20家体验乐园建成。 明年数十家排队开业 目前全国已有数十家儿童体验乐园,而2011年仍有数十家排队开业。虽然这一新模式下的儿童游艺项目入驻北京时间不到两年,但已在孩子们间流传开来。一位名为欧飞自适的网友甚至详细总结出了在孩子们中知名度比较高的比如世界的九大攻略,包括行车攻略、时间攻略、赚钱攻略、积分攻略、排队攻略等。 据了解,这些儿童体验乐园平均占地都在1万平方米以上,投资基本都超过1亿元。一般园内设有按比例缩小的医院、警察局、饭店、电视台等50-100余个体验项目。允许3-14岁的儿童参加,入城后会获得乐园身份证,并能够通过"打工"赚钱,赚钱后可以继续学技术、存款、捐款或者购买小礼物,孩子们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世界的主人。 钢铁大亨大手笔介入 近两年,随着中国又一波婴儿潮的到来,掘金儿童市场成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渠道。不同背景的创办者都在拼抢这一市场。 1999年,一个名为Kidzania(趣志家)的儿童乐园在墨西哥诞生,日本、葡萄牙、印度、韩国等纷纷效仿,并获得很好的收益。今年10月,趣志家登陆中国上海。 除了这种国际连锁商的入驻,内资在这个市场也十分活跃。仅就北京市场而言,位于城西的BABY BOSS是2008年在****成立并引进大陆的儿童体验乐园,虽然在北京开张还不到一年,但已在天津大悦城开了连锁店,扩张速度相当快。位于城北的比如世界则是山西钢铁明星李兆会一手创办;城东的蓝天儿童体验中心的创办者是中国蓝天贸易有限公司。 "体验商机"吸引风投 按照国外成功的运作模式,儿童体验乐园的收入核心是赞助企业所交纳的赞助费。 在比如世界中看到,孩子们可以在味多美蛋糕店学做蛋糕、在可口可乐学习整个制作流程,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里体验做飞行员和空姐……现在,比如世界正在和更多的客户谈合作方案。 除了企业的赞助费外,门票收入亦是一项不小的收入。据统计,目前儿童消费占家庭总支出的三成,虽然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门票费用在200元左右,但大多数父母表示,只要孩子高兴,贵点无所谓。加上目前大多数学校设有课外实践课程,目前已开张的这几家儿童体验乐园基本上已经把北京的学校资源瓜分完毕。 此外,发现,比如世界还经营着服装店、餐厅等与儿童消费相关的商铺。在比如世界看来,未来受品牌的影响,一些与品牌相关的纪念品、服装等都会成为其收入来源。 正是因为这种新鲜的盈利模式吸引了风投的进入。位于上海的星期8小镇开业不久,就被曾打造出多个行业新秀的沈南鹏看上。 ■家长看法 贵点也值得 从前每到周末,不是到钢琴培训班辛苦学习,就是到游乐园疯玩,对于盈盈妈妈来说,带孩子到哪里玩曾是很难抉择的事。但如今,通过网友的介绍,她发现了一个好地方--位于三元桥的某儿童体验乐园,半年时间,光门票就已经花出去3000元了。她说:"这个乐园区别于普通游乐场的是能够锻炼孩子动手和思考的能力,并且还能启发孩子的兴趣,虽然有些贵,但对父母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方。" "第一次去时,看到一家三口的门票是360元,有点心疼。但是当我看到6岁的女儿端出自己做的比萨给我们吃时,感动得我差点落泪。"盈盈妈妈说,"由于每个体验馆内不允许大人进入,透过玻璃窗看孩子一会儿穿上白大褂诊脉,一会儿带上帽子做蛋糕,有一种很大的满足感。"对于盈盈妈妈的这个观点,在儿童体验乐园中的许多家长都表示赞同。 ■手记 单纯复制的成功性有多大? 当站在儿童体验乐园里,立刻被这个新鲜的项目所感染,很希望自己能够进入馆内,当一回消防员、体验一下当蛋糕师的感觉、做一份香喷喷的比萨,但很明显因为年龄原因我会被拒之门外。这种体验乐园,无论对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是极为新鲜有趣的。一些投资者由此推断,明年这种体验模式可能会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这种复制粘贴的扩张,真的会成功吗? 答案尚不得而知,但一些连锁店的扩张和二、三线城市的复制速度已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睿联嘉业在一份报告中称,正在筹建中的此类儿童体验场馆多达二三十家。2011年,上海KidZania、广州星期8小镇、天津贝塔、扬州广电儿童城、武汉锦绣山庄体验城、成都Babyboss等都将迎客,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投资者们也非常想尝试这种模式,如河南新乡、济源、河北沧州等,而这离第一家体验乐园的落地不过两年时间。 而这一新鲜事物飞速发展的背后,也隐含着许多问题。一方面,如果只是单纯复制,势必会千篇一律,长此以往,体验乐园对客户将缺乏吸引力,等这股热潮过去,客流必将大幅下降,有体验乐园会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目前体验乐园的服务软件有待提高。虽然体验乐园招聘的大多是幼儿教师,但业务水平仍然参差不齐,有的服务人员看见孩子学不会甚至嘲笑孩子。显然,在这样的体验乐园中带给孩子的体验并不是愉悦,而是自信心的摧毁。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孩子都很难再次光顾体验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