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物价上涨,手有余钱的老百姓们,依然青睐房产、股市、理财产品和贵金属来保值增值。那么在通胀、加息、负利率等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市民该如何理财,才能保值且兼顾收益呢? 最近,似乎关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涨声"一片。涨声背后,更多人开始关注:如何保值货币还能兼顾收益?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央行短时间内连续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的举措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防止通胀风险,稳定国内经济环境。加息后保险公司在银行大量协议存款的收益会增加,债券、股票等其他投资项目收益也会提高,对于投保客户的回报相应增加。" 分红险也能抗通胀 2007年CPI高涨的时候,市场上有一句流行语:"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如今,市场关于通胀的担忧进一步升温,理财防通胀成为当前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 进入2010年,央行已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让不少人认为加息周期会提早到来,对投资型保险产品未来收益有所看好。那么,如果进入加息周期,不同保险产品在财富保值、增值上有何特点呢? 近日,来到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的一家工行网点进行咨询,大堂经理告诉,"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经济周期,市场的升息预期非常强烈。而作为理财产品的保险,尤其是分红型养老险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随着利率的上升,投保人有可能通过投保来抵御通货膨胀,从而获得更多利益。也就是说,分红型养老险的好处就是收益与当时的利率和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挂钩,因此可以回避或者部分回避通货膨胀对养老金贬值的威胁,使养老金相对保值甚至增值。" 看清固定返还的条件 据了解,分红险无论是新产品上市数量还是保费收入在市场上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在通胀预期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分红险的保值增值功能使其成为不少消费者抵御通胀的工具。 然而对比后发现,分红险的收益领取分很多种情况,一些细小的文字变化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收益分配,因此建议投保人在阅读相关条款时要仔细比较不同情况下领取的具体条件。 "银行工作人员给我推荐了一款保险产品,说是每年能返还所缴保费的6%,我正准备买一份,结果发现所谓的返还6%是指当年所缴保费,并非原有累积保费的6%,两者相差太大了。"市民周先生告诉,如果不是自己后来追问了一句,肯定弄不清两者的区别。 市民最常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产品的实际分红水平与预期有差距,这主要是误认为演示利率就是未来的实际收益。 分红险的收益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保底收益(即固定返还部分),另一个是分红收益。根据保监会的规定,在每一会计年度,保险公司将不低于当年全部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保单持有人。 万能险结算利率有优势 相对于分红险的不确定分红,万能险的收益水平可谓"清清白白",保险公司每月都会公布上月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从各大保险公司官方网站上了解到,目前已公布的万能险结算利率的公司,产品利率水平普遍在3.5%~3.9%之间,平均利率约为3.7%。其中中意人寿8月份、9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依然维持在4%以上,达到4.2%。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万能险结算利率普遍仍维持在3.5%以上,相对于银行定存利率仍有一定优势,同时也高于CPI水平。 不过目前投保万能险需要考虑结算利率问题,专家预计下半年万能险结算利率还将下调。有分析师预计,今年全年万能险平均结算利率在3.5%~4%之间。另一方面,万能险的投资收益并非所缴纳的全部保费,只是进入投资账户的部分保费。 据中宏人寿四川分公司代理人宋孝莲表示,"在投保初期,万能险的初始费用有的可能高达50%,而只有很少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因此最初5年内的收益有限。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当尽量选择趸缴且初始费率低、投资期限长的产品,不必太过在意其保障功能。" "此外,投保人要比较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利率走势,如起伏过大也显示出该公司的投资收益波动较大。同时,应当考虑经营时间较长的大型保险公司。"宋孝莲最后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