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10/10/13 9:48:08
十一长假刚过,银行理财产品今年的成绩榜单应声出炉。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截至9月16日,今年共有5096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中只有38款到期产品未能兑现预期的最高收益率。相比2009年下半年有逾百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能兑现预期收益率,成绩回升明显。 同时,短期产品持续热销,各银行针对七天长假推出的理财产品几乎都被一抢而空。 光大、民生产品获高收益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117家银行共计发行了9042款银行理财产品,这一数量已经超过了2009年全年发行8617款的数量。 在今年以来到期的逾5000款产品中,有268款产品的收益率进入了年化收益率4%(含)以上的较高收益率产品排行榜。其中,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分居前三名,上榜产品数量分别达到51款、29款和20款。而在五大行中,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有12款产品上榜,建设银行以8款的数量居次席,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则分别有3款和1款产品上榜。 据悉,招行的51款上榜产品中全部都是信贷类银行理财产品,均属于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计划系列产品,投资期限从113天到528天不等,实际年化收益率从4%到4.9%不等。不过,相比之下,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的产品类型更加丰富,部分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也更高。例如,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A+计划2009年第一期产品1,在1年的投资期内获得了7.5%实际收益率,而民生银行非凡理财人民币理财产品(T243)B款,其1年投资的收益率高达10%,另外还有8款产品的到期年化收益率超过了5%(含)。 在外资行中,花旗银行依然一马当先,10款产品上榜,最高的收益率一款2年期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7%。紧随其后的渣打银行虽然上榜产品数量不及花旗,但其有3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两位数。恒生银行同样表现出色,3款上榜产品中表现最好的一款仅3个月就获得了17.4%的年化收益率。 结构性产品仍表现不佳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14家银行的38款理财产品到期未能兑现到期最高收益率。其中,未兑现预期收益产品最多的是中国银行,其共有11款产品上榜,汇聚宝及中银进取系列则各有5款产品。紧随其后的是农业银行,有4款"金钥匙汇利丰"产品也出现在未兑现预期收益的榜单之上。 普益财富理财专家介绍,上榜产品依然集中在结构性产品及证券投资型产品上。38款产品中,有10款产品最终以零收益告终,其大多数都为保本型的结构性产品,而出现亏损的两款则均为证券投资型产品,来自平安银行与招商银行,分别亏损20.76%和38.53%。 上述人士表示,表现不佳的证券投资型产品大多在2007年底或2008年初、发行期为1年至2年之间,经历了2008年市场的大幅下跌,几乎都出现了本金亏损,但相当比例的产品已经在2009年下半年到期,因此今年以来的到期产品不多,出现亏损的也就少了。例如,平安银行与招商银行的这两款产品就都是2年期产品,分别在2008年3月和1月发行。 收益:短期创新高 长期创新低 从平均预期收益率水平看,今年到8月份为止,由于高收益率的信贷类产品占市场主流,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总体呈逐步走高态势。8月份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3.04%的今年以来新高。 但从8月10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信合作类理财产品发行受阻。高收益率的银信合作产品在消耗完库存之时开始式微,发行量锐减,平均预期收益率也在冲顶之后剧烈下降。理财专家认为,年内几乎无再次大量发行的可能。在客户已经习惯了高收益、低风险的今天,如何找到信贷类产品的替代品,留住客户,成了各家银行的当务之急,但银行人士均表示目前仍未有突破口。 9月份,结构型产品的发行量并没跟上,较低收益率的债券和货币类理财产品占市场过半,导致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剧烈下降至2.51%,仅高于1月份的2.47%。6个月到1年的人民币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创年内新低,为3.34%。 不过,短期类产品持续走热,一个月以下和3至6个月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在9月份达到全年新高,为2.18%和3.03%。 长假前,多家银行推出国庆版短期理财产品。据了解,这些产品少则上柜半天,多则三天,就被蜂拥而至的投资者一抢而空。某银行理财师表示,不少人是一大早就到银行网点来排队等卖的,开卖没多久,总部就说没额度,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