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s179085343
2010/10/5 22:11:45
"几乎要弹尽粮绝了。"国庆长假以来夜夜逛至商场打烊的晓婷与好友丽芳,4日双双闭门思"过",商讨如何节衣缩食地捱过刚刚开始的新学期。 采访发现,长假在给大学生们带来更多休闲时光的同时,也给开始尝试自己理财的大学生们带来挑战,每逢长假"透支"消费的现象在一些学生中风行。 刚升至中北大学二年级的晓婷家境并不富裕,父母皆为月入两三千元的工薪族,仅可勉强为她供足每年学费上万元、月生活费500元。 然而刚适应大学生活的晓婷似乎仍不能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开支,尤其每逢留校过长假时,她总会和好友们相约购物或外出游玩,看到各式服装首饰便流连忘返。 一些学生表示,朋友们的相互吹捧、攀比心理是他们长假"透支"消费的主要原因。利用长假聚会的大学生们往往三三两两逛街,在彼此怂恿下,一些学生便购进动辄价格数百元的时髦衣物,三两件之后,千余元、乃至数千元都会一掷而出。 "每次逛街回到宿舍,把新衣服叠起来的那一刻,我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都是'后悔'这个词。"山西财经大学三年级学生小凡懊恼地说,接下来的每一天,她都会很"抠门"地花每一分钱,实在难以为继,就不得不再开口向父母要钱。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孙丽萍认为,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孩子自小衣食无忧,难免花销无度,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与教育。针对大学生的盲目消费,学校和家庭不妨对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通过经济理财课程和书籍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使得他们做到"有计划"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