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菜价的上涨,市民买菜支出不断增加,负担随之加重。继房奴、孩奴之后,高菜价也催生了一个网络新词———菜奴。越来越多的“80后”开始学会为买菜精打细算。
固定摊位买菜 注意时令蔬菜
9月20日中午,“80后”主妇小李来到西宁市兴海路市场,照例直接到中间一个卖菜的摊位前,摊主冲她笑笑:“来了呀!”“嗯,我又来买菜了。”小李在这个菜摊买菜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会选摊主,能帮你节约一些钱。”这是小李的买菜经。“固定在一个摊位买菜,和摊主熟了,除了享受让利外,常常还有‘赠礼’,比如香菜、大蒜等。一个月下来,可省三四十块钱。另外,和摊主搞好关系,还能买到新鲜蔬菜。摊主会主动拿出新鲜蔬菜回馈老顾客,还会告诉你什么样的菜好,什么样的不好……”小李掰着指头细数在固定摊位买菜的种种好处。
另外,小李还总结出了买菜心得:购买时令蔬菜。时令蔬菜比反季节蔬菜便宜,“注意季节变化,选择当季蔬菜要划算得多,这样既保证了菜品的丰富营养,又不至于花费高。”
到晚市、超市“淘”菜
华联、大十字百货、王府井[46.74 -0.43%]……薇薇打开钱包,里面装满了西宁各大超市的会员卡。她骄傲地说:“看到了吧,我很会持家的。”每家超市隔三岔五有一些打折活动,有些还是专门针对会员的,“像鸡蛋、鱼虾、猪肉什么的时不时搞一些特价,价格要比菜市场便宜。”薇薇说。她密切关注着超市的这些打折活动,每天买菜都把次日超市的活动搞清楚,第二天就按计划买菜。“别小看一两毛钱,买菜本来就得一毛一毛地省,粗算下来,可不是个小数字。”当然,最让薇薇满意的就是超市的秤,“很放心,不会短斤少两”。
对年轻的上班族来说,宁愿早晨在家多睡几分钟,也不会到菜市场赶早市、抢新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买不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买菜也有高峰期,那就是早上和中午,早上菜最新鲜,中午赶着吃饭,所以我们上班族就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上班族徐嘉琪说。晚上7点过后,这时菜贩大都准备收摊回家,急于把剩下的菜便宜卖出,上班族下班途中正好前往。如果菜贩摊位上的菜正巧有几种,不妨“打包”购买,虽说不是很新鲜,但只要用心挑,好东西还是有的,价格也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