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基民巨亏 基金为啥稳赚
查看完整版本:基民巨亏 基金为啥稳赚
2010/9/12 19:18:39
  上半年基金业盈利减少168%管理费涨19% 固定费率模式再遭质疑
  据统计,目前我国基金投资者账户数已超1.9亿户。当公众将辛辛苦苦积攒下的财产交给基金公司打理时,一个巨大的反差引起他们的质疑:上半年,我国基金业盈利同比减少168%,管理费收入同比却增长19%。"基民巨亏,基金稳赚"的局面将公募基金的收费模式再度推上风口浪尖:为何损失要基民独自承担?固定费率是否合理?费率高低由谁来定?据新华社电
  基民亏损 基金旱涝保收
  根据基金半年报测算,今年上半年基金合计亏损4397.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盈利6424.76亿元形成巨大反差。同期,60家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合计149.06亿元,同比增长19%。目前,我国公募基金按照固定比例计提管理费。一般而言,偏股型主动投资基金年费率多固定在1.5%,投资多个海外证券市场的QDII基金年费率为1.5%至1.8%,而固定收益类基金为0.6%至0.8%。
  从制度上看,将管理费增加与基金亏损进行类比似乎过于简单,但从基民角度看,基金经理亏了基民的钱,管理费却一分不少,似乎不公平。北京一家基金公司资深基金经理刘磊说,我国目前基金的设立方式和收费模式,均最大限度隔离了基金公司收益和基民收益之间的关系,目的是防止基金公司为了高收益而违规操作。现实中,这一制度设计在防范违规操作方面作用有限,却导致基金公司与基民之间利益关联性过低。
  计费模式 存在三大弊端
  基金公司被称为"职业投资人"。然而在固定费率制度下,他们首先追求的是规模。上半年,国内规模最大的指数基金嘉实300亏损额位列榜首,再次反映了规模不等于效益的现实。然而,对基金公司来说,规模就是收益。刘磊表示:"基金公司普遍'重新轻旧',不计成本地发行新基金,而不是努力做好老基金的业绩。"
  基金业"规模至上"的追求,显然与基民的需求格格不入。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不合理局面,主要是因为基金管理费提取办法不合理。晨星评级研究员钟恒说,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费长期按照统一、固定的费率计提,且费率高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没有完全市场化,不利于行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
  法学博士陈斌彬指出,我国当前基金管理费计提模式存在三大弊端:一是基民只能被动接受基金合同条款,没有就管理费合理性问题起诉基金公司的权利;二是负盈不负亏的分配制度,使多数基金管理人倾向于用保守的投资策略,尽量沉淀募集资金,通过时间推移逐步侵蚀基金持有人本金;三是基金资产规模效益直接受益人是基金管理人,而非基金持有人。
  费率改革 两全之策在哪
  巨亏之下,大量基民呼吁基金管理费应改为浮动费率。日前,一项关于"基金亏损该收管理费吗"的调查结果显示,95%的投资者认为不应在基金亏损时收管理费,89%的投资者认为应采取浮动费率收费模式。
  1998年以前,我国曾实行过浮动费率收取管理费模式,造成基金片面追求净值增长,有的甚至采取年底将股票价格推上去等不当手段提高净值,这种做法后来被废止。2008年上半年,基金业创出了历史最大亏损,浮动费率一时成为各方论战焦点。在今年亏损重现之际,类似争议再次浮现。
  陈斌彬等认为,鉴于我国基金管理费行政管制的缺陷,应尽快标本兼治。就"治标"而言,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就是基金管理费调整问题,可以汲取以往试点教训,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有条件的业绩报酬机制",引入盈亏两负的计提模式;"治本"之策,则是从法律上要求基金公司只能通过增进基金持有人利益来实现自身管理费收入增加,同时赋予基民在基金管理费上的代表诉讼权。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