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7月开始,给俺猪做便当,到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了,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也就是除了外食以外,我自己做饭的时候,基本上尽量是在按照“低盐、低糖、低脂、低温、少大肉、吃海鱼、多蔬果、多杂粮,少加工食品”的比较健康的饮食标准来做。
很开心看到俺猪今年前些天的体检表上所有指标已经都在理想范围内。尤其是之前最让我糟心的HDL(就是所谓的“好”胆固醇)值,已经从去年的低于标准值,增长到年初的达到标准,又到现在的达到医生推荐的理想值,实在觉得很欣慰的。
这便当一做起来,就有点停不了的感觉,我不知道我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有一点偏执狂的意思,不过,俺猪体检数字的变化,更给了我坚持的证据和动力,只要可以,我会一直做下去的―――在我自己来说,总觉得,把便当装进他的包里,就可以让他跟外面的垃圾食品断了关系。在俺猪来说,他吃惯了我做的饭菜,已经开始抗拒在外面吃午餐。周末路过一家餐馆,他说,想起以前去他家吃的那个招牌菜,多恶心啊,那时候还爱吃。
当然,我也并不认为注意饮食就一定可以保证健康,不注意饮食就一定会多生病,所以,每回听人说某某吃素结果还不是得了啥啥病(或者听人说某某都八九十岁了还天天大鱼大肉,身体也健康着呢)的时候,就觉得,这些都不是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吧,吃素的人生了病,未必是素食导致的,90岁了还健康,也未必是吃肉给养出来的好体格。我就觉得吧,世事难料,人可以自己掌控的东西实在太少了,那在饮食方面呢,关注点儿好歹总比不关注强,虽说其实也就是“蛋几宁施,个必踢米”罢了(“但尽人事,各凭天命”),笑。。。
前阵子看《消费者健康报告》(ConsumerReports on Health)上说,人是否可以健康长寿,一般来说,遗传因素占30%,剩下的,就是由生活方式(比如饮食,运动,吸烟与否等)和环境因素(比如污染等)影响。不过,有些情况下,遗传基因会起到更大的影响(比如,一个人的近亲长辈都健康活到90岁,或者近亲长辈都英年早逝的情况下,基因就成为更大的决定因素)。
写到这个资料,忽然就想起我昨天因为整理翻译关于蔬果12大脏和12大干净的资料而受到谩骂,不高兴。我翻译那资料的目的挺简单,只是想分享下我看到的东西而已。有些人的嘴巴怎么可以那么那么臭?
今天的便当:
饭盒1:香菜调甘蓝+芝麻豆芽+黑加仑与烤红薯

饭盒2:绿烧卖

嘿嘿,我老是捏不明白烧卖,捏得可真丑。做法单独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