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遭遇基金经理跳槽王怎么办
查看完整版本:遭遇基金经理跳槽王怎么办
2010/9/5 13:20:10
  基金经理最近再掀"离职潮"。就在交银施罗德总经理莫泰山辞职传闻尚处云遮雾绕之际,基金业再次爆出重磅消息:原华宝兴业大盘基金经理冯刚已经辞职。而在此之前,包括华宝兴业、浦银安盛、交银施罗德、博时等基金公司均已爆出"重大人员变动"消息。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今年共有59家基金公司旗下公募基金经理发生变动,变动次数达到265次,其中70%以上为离职。这个数据相对于基金市场仅有的61家公司,500人左右的基金经理,简直是太高了。
  统计显示,2008年以来,基金经理流动逐年加快。2008年大熊市,全年基金经理变动次数为132次,2009年基金经理变动次数达到237次,而今年半年多的时间,基金经理变动次数已达265次。如此频繁的人事变动怎能保证基金业绩稳定增长?基金上半年整体亏损难道仅仅是市场的原因吗?
  跳槽与业绩关联不明显
  基金公司互相"挖角"的现象一直存在,因此,一些表现较好的基金经理屡屡被"挖",但也有不少基金经理坚守阵地,不为所动。相比之下,易方达、海富通、广发等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队伍较为稳定。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曾昭雄、宋炳山两位基金经理是跳槽最多的,先后服务过四家基金公司,不过,目前他们都已经离开了公募基金,黄小坚、贺轶、王新艳、蒋征、管文浩、杨毅平、向朝勇等10位基金经理则均跳槽过两次,其中吴刚和詹凌蔚也离开了公募。另有约百位基金经理有过一次跳槽经历。
  不过,从跳槽前后的业绩看,有些基金经理跳槽后的表现较出色,如银华基金的陆文俊,有些基本维持原状,如建信基金的王新艳,还有些出现了暂时性的退步,如余荣权、何江旭等。
  当然也有因明星基金经理跳槽后,业绩有较大程度下滑的基金,其中就有原吕俊管理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原郑拓管理的交银稳健、原肖华管理的博时价值、原吕一凡管理的南方隆元、原何震管理的广发策略优选等。
  但是嘉实主题精选王贵文、华夏回报的石波、景顺内需增长李学文、大摩资源的冀洪涛离任以后,基金业绩保持了稳定,有的甚至有所上升。
  整体而言,基金经理跳槽与基金业绩表现关联并不明显,某位基金经理在某个阶段表现出色,很可能只是市场风格与其投资风格相吻合,因此,基金持有人也不必为基金经理变更过多而担忧或欣喜。
  最好观察三个月
  基金经理是基金资产的管理人,基金经理的每次变动,自然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而基金公司每次不说原因的简单公告,又让基金持有人增加几分疑惑和惊慌:基金经理换人了,基金公司的投资理念、企业文化是不是会发生变化?持有的基金份额是马上抛掉,还是留着?这些都使持有人感到困惑和疑虑。那么,基金持有人该怎样面对基金经理的变换呢?是否赎回基金,应从哪些角度考虑?
  基金经理和业绩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基金经理与基金业绩也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在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后,投资者在决定是否赎回基金时,好买基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一看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整体实力如何?旗下产品业绩一致性是否较高?一般来说,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所有的基金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性和一致性,说明这家公司整体的投资研究水平较好,管理机制和决策流程相对更加完善,业绩具备较好的可复制性。
  二看新基金经理:投资者可通过考察新基金经理过往的业绩表现,判断其管理基金水平。这其中也需要考虑基金经理擅长的投资风格是否和新基金相符?比如如果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债券型基金业绩优异,并不能说明他擅长股票型基金。
  三看离任后三个月业绩:一般来说,基金经理离任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基金业绩可能会有所下降,因为基金经理调整后也要有适应磨合的过程。投资者可留三个月的考察期,给新基金经理一个表现的机会。
  总之,基金经理离任是正常的人员流动,随着基金行业竞争的加剧,这种流动还可能加剧,投资者应理性看待。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