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富二代”标签容易导致非理性价值判断
查看完整版本:“富二代”标签容易导致非理性价值判断
2010/9/4 19:41:25
  "富二代"俨然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词汇。打开百度搜索"富二代"三个字,你会看到"富二代开车撞人"、"富二代婚礼"、"富二代奔驰女再红网络自曝奢靡生活照"等等。更有媒体宣称:"近半富二代属纨绔子弟"。而"百度百科"对"富二代"的解释是:富二代,Rich2G,是指上世纪80年代出生、继承上亿家产的富家子女。富二代有知识成功型,也有纨绔子弟败家型,平庸者也占很大比例。有专家认为富人的财富应有部分捐献给社会而不是全部继承给子女,否则容易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个年头了,一小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子女已经到了接班的年龄。这些人还没有开始在社会上打拼,就已经有上亿资产在等着他们。与那些在社会上苦苦挣扎的同龄人相比,在人生的跑道上,他们还没有起跑,就已经领先别人一大截了。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正因为如此,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也非常高。加上分配不公等原因导致的仇富和嫉富心理,以及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思进取、生活奢靡等等,人们更多的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富二代"的。可以说,"富二代"这个词让人产生的是不好的联想,所引发的更多的是负面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会按百度百科上的定义去划分某某人是否"富二代",可以说这个词本身是含混的,不精确的。动辄给某个事件的当事人贴上"富二代"的标签,常常会产生导致先入为主的不良效果。这对当事人来说也有失公平。似乎"富二代"肇事比一般人肇事更加令人痛恨。
  就以开车撞人来说,中国每天都在发生。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造成6.7759万人死亡、27.512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这其中,有多少属"开车撞人"事件?又有多少肇事者是"富二代"?如果绝大多数是普通人肇事的话,为什么人们可以不予关注和议论,而对于富家子弟肇事却要特意注明"富二代开车撞人"?这是否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角度"原则?对于当事人来说是否公平?
  我们在追求社会公平的同时,自己首先要用公平的心态对待别人。否则,又在制造新的不公平了。当然,对于那些肇事后不想承担法律后果,一心想靠金钱去疏通关系,逃避惩罚的富家子弟又另当别论了。
  我们曾经有一个荒唐的越穷越光荣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贫穷总是占有道德的制高点。人们可以容忍懒惰,不能容忍富贵。这种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判断。将有钱人妖魔化,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加之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过大,正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严重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的心态难免不失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怨气发泄在富人身上。其实,我们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人是靠自己多年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积攒的上亿家产,与那些利用职权、贪污腐败、拥有万贯家产的官员有着本质区别。如果我们硬要给"80后"的富家子弟贴上"富二代"的标签的话,是否也应该给靠沾父荫进入官场的官家子弟贴上"官二代"的标签呢?
  而"富二代"的标签容易进一步强化人们的仇富心理,从而导致非理性的价值评判和社会分裂,不利于构建一个理性、公平、和谐的社会。
  因此,"富二代"一词还是慎用为好。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