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从6000多点跌到3000多点,居民的收入也因此受到影响。昨日,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数据显示,由于股市暴跌导致股息、红利等收入锐减,市民财产性收入一季度同比减少了2%。
财产性收入呈负增长
重庆调查总队称,直辖前的1996年,我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获得财产性收入为67.9元。到2007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所获得的财产性收入已达248.72元,十年间增长了2.7倍,平均每年以12.5%的速度递增。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城市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74.88元,同比减少了1.54元,下降了2个百分点。
有关方面认为,城市居民家庭一季度财产性收入下降有两大原因:其一,大量存款从银行搬到了股市,导致城市居民利息收入大幅下滑,同比下降了17.9%;其二,股息与红利收入与去年同期的增幅相去甚远。
租房收入成重要收入
调查总队称,去年我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出租房屋收入为153.29元,占当年财产性收入的61.6%,同比增长了12.4个百分点。
“我市城市居民今年的租房收入可能还会增加。”有关人士称,人均租房收入上升,说明租房收入仍是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房租收入还会继续增加。在理财专家看来,由于股市震荡让人畏惧,可能有更多的资金要进入房地产等投资领域,带动房屋租赁市场进一步升温。
利息收入可能会增多
在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中的利息收入方面,尽管一季度利息收入同比大幅下滑了17.9%,但是未来一段时间市民的利息收入有可能会增多。
“我决定把钱存定期赚点利息算了。”在中行重庆分行营业部,打算办理定期存款的市民孙女士说,她要把用于炒股的10万元钱全部存定期。在众多股市淘金的市民中,像孙女士这样打算赚取利息的大有人在。
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了7000亿元大关,人均存款余额已突破了2万元。
记者 张彬 实习生 黄晶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车辆等)、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所获得的收入。
居民财产性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比如出租房屋获得的房租费;财产运营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如炒股、买基金获得的收益。
不要仅仅指望股市
保财产性收入减少,市民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昨日,银行理财专家认为,确保财产性收入不缩水有窍门可寻,只要合理地运用了投资工具,不但可以实现财产性收入不缩水,而且还可以增加财产性收入。
银行理财专家称,在股市震荡比较大、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的情况下,市民应十分谨慎地投资股市,包括投资与股票市场挂钩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
那么应该怎样操作呢?银行理财专家认为,首先,应该用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收益稳定的渠道中,比如购买凭证式国债、办理定期存款、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等。
其次,应该用部分资金投资黄金市场。黄金作为世界公认的硬货币,抵御风险特别是通胀的能力较强。在通常情况下,家庭有了金融资产积极、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时候,黄金持有量占金融资产10%左右比较合适。
保险也是稳定财产性收入的一个渠道。市民在进行投资理财过程中,除了炒股、投基等较为激进型的理财时,还需要对家庭潜在风险进行管理,以避免因家庭意外而导致财产性收入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