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菜价波动大 老菜农也想不明白
查看完整版本:菜价波动大 老菜农也想不明白
2010/9/3 9:12:20
  城市里许多马大嫂都感觉今年的菜篮子好沉。今年菜价这么高,菜农是不是赚到了更多钱?走访了金东区东孝街道下于村菜农于敏乐,他为大家算了算种菜的成本。
  菜价涨涨跌跌,事关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日前从流通环节入手,调查分析了蔬菜涨价的成本构成,得出了管好蔬菜价格必须管好"最后一公里"的结论。不过,蔬菜生产环节的情况究竟如何,也是广大市民十分关心的,于是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于敏乐是金东区东孝街道下于村菜农。8月31日傍晚6时30分许,夜色降临,63岁的他还在田间忙着种秋黄瓜。"时间不等人,刚下过雨,是播种的好时候。对我们菜农来说,晚上七八点钟吃晚饭是很平常的事"。
  同样的菜 价格相差10倍
  种了30多年的菜,老于说这两年最有花头---总共不到3亩菜地,每年有三四万元纯收入,比种粮食和出去打工强多了。
  让老于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他今年的春茄子种得少了,不到1亩,另外的田地种了番茄。"今年其他村种的人很少,春茄子刚上市的时候每公斤卖5元多,后来还一直卖这个价,每亩春茄子的毛收入可达一万五六。虽说今年番茄价格也不错,但与茄子比起来,每亩少收入几千元钱"。
  老于说,种大棚菜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小,像他这样的种菜老手,最担心的就是价格。在老于的记忆中,有些年一年忙到头,但由于菜价太低,连成本都没有收回来。
  今年,老于没有打算种芹菜,就是因为对去冬今春的芹菜价格心有余悸。2007年、2008年,芹菜的批发价每公斤维持在4.6~4.8元,去年芹菜刚上市的时候每公斤也卖4元多,可没过几天价格就一路下跌,后来只卖到每公斤1.4元,今年春节过后,竟然每公斤只能卖四五角钱,如果请人收割整理的话,卖菜所得连工资都不够支付。老于还好种得不多,损失并不大。但同样的芹菜前后价格相差10倍,让他这个老菜农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亩茄子的种植成本
  说起种菜的成本,老于如数家珍。以种1亩春茄子为例,下面的这些开销是少不了的:耕地费用140元;买地膜200元(只能用一年);买小弓棚覆膜280元(可以用两年);买大棚覆膜1200元(可以用两年);买鸡粪400元;买复合肥240元;买低毒农药160元;买种子40元;如果土地是租人家的,按现在下于村的租金算,每年400元;如果摘卖需要雇人,至少需要40个工时,按每个工时70元工资算,需支付2800元。这样一笔一笔算下来,1亩春茄子的成本要5120元。
  老于说,根据他多年的种植经验,1亩地可以种1600株茄子苗,每株茄子苗长大后总共可以采摘2公斤左右茄子,亩产量为3200公斤左右,也就是说,每公斤的春茄子成本价为1.6元。
  去年,金华市蔬菜办曾就部分蔬菜的亩产值和种植成本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茄子每亩产值为8000元(去年茄子批发价为今年的一半左右),种植成本为1100元(不计雇人费用),和老于列出的账单比较接近。
  孩子不愿赚这辛苦钱
  下于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金华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程炳林说,这个传统的蔬菜供应基地以前种植面积近千亩,现在因为土地征用等原因,蔬菜种植面积为500亩左右。采访中发现,目前在打理这些菜地的,主要是一些50岁以上的村民。
  于敏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从事出租车营运,大学毕业的小儿子在一家企业上班,一家子目前都住在一起。老于说,将近3亩的菜地,全靠他和老伴两个人管理,儿媳妇有时也会帮一下忙,实在忙不过来时就只能雇人。对两个儿子来说,种菜似乎跟他们没有关系。
  老于十分理解儿子们的选择:大儿子有自己的出租车,还造起了一幢五层楼房;小儿子有文化,每个月有三四千元工资,都比他这个老爸赚钱、有出息。
  老于说,种菜需要起早贪黑,辛辛苦苦一整年,也只有菜价高的年份一年才能赚三四万元。比如,春茄子到10月份就该下种了,第二年4月中旬才能上市,每天都不能马虎。3个月的采摘期更累,每天茄子摘下来后,为了占到一个好位置,晚上10时多就得到农产品批发市场去,就算偷懒一下,凌晨2时也必须到那里了。这样的活,现在的年轻人哪里吃得消。"再过几年,村里的土地全部被征用了,我也就该失业了。"于敏乐说。
  近些年来,以金培斌为代表的下于村部分村民到东阳、义乌和金东区曹宅镇等地租用土地,发展蔬菜基地,建立蔬菜合作社,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于敏乐说,和这些新型菜农相比,他的种菜账单可能有些过时了。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