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富豪捐款 假慈善还是真炫富
查看完整版本:富豪捐款 假慈善还是真炫富
2010/9/2 14:45:46
  游艇飞机豪宅已经过时 慈善捐款也是一种炫富
  2009年3月初的一天,沃伦·巴菲特请比尔·盖茨吃了一顿要付费的午餐,结果引发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慷慨的一次捐赠行动。
  由巴菲特提议、盖茨策划的"捐出半数身家"行动,经历了一年的秘密筹备,今年6月正式揭盅。"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还有我,正在呼吁数百名美国的有钱人宣誓,至少将他们50%的财产捐给慈善事业。"巴菲特发出的号召一呼百应:到了8月,全美40名顶级富豪联合许诺,将自己的大部分财富捐给慈善。
  赞美声有之、阴谋论有之,但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效果令人欣喜:在美国努力挣脱经济衰退之际,超级富豪们的举动正使慈善捐献成为富人的地位象征。换言之,如今富豪们找到了炫富的新方法,那就是--捐钱。
  2010年6月16日,美国《财富》杂志网站发出一份来自世界第三大富豪沃伦·巴菲特的声明:"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还有我,正在呼吁数百名美国的有钱人宣誓,至少将他们50%的财产捐给慈善事业。"
  这个誓言震惊全球,重要的是它货真价实,而且绝非突发奇想。《财富》杂志随即披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在过去一年,巴菲特和盖茨夫妇与美国富豪阶层举行了一系列的餐会,希望促使他们做出捐赠承诺,在有生之年捐献至少50%的财富,或者在死后以书面的形式公开表明他们的决定。
  一个多月后,全美40名顶级富豪于8月4日联合发布声明,表示"美国40位富有的个人或家族许诺,将其大部分财富捐给慈善事业"。
  巴菲特和盖茨夫妇的举动使曾经是许多有钱人私人问题的事宜进入了公众视野。许多加入了该捐赠活动的人此前就已经打算捐出自己的大部分财富。巴菲特说,这类行为一定会对今后的此类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如果这些人在社会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敬仰的话。"如果卡耐基和洛克菲勒当初没有那么做,今天美国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慈善了。"
  根据《福布斯》杂志的估算,如果这个数字继续扩大,最终成功动员前400位富豪都投身于此项誓约,盖茨和巴菲特能够募集到的金额将会超过6000亿美元。
  美国超级富豪们的这番誓约,在普通人看来简直有如一次史诗般的侠举。诚心诚意的赞颂之声绝于耳,质疑甚至批评同时响起,也有中立、公正的学者专家看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美国正努力挣脱经济衰退之际,数十名亿万富豪保证捐出至少一半家财从事慈善救济,使慈善捐献日益成为富人的地位象征。
  例如《慈善年鉴》编辑斯泰西·鲍尔默认为:"能够炫耀自己的慈善捐献现在对富豪非常重要,使这些精英阶层面对强大压力,并将使捐款成为流行趋势。"
  美国基金会中心会长布拉德福德史密斯说,"乐善好施应该是衡量富人的真正标准,如果慈善捐献真的成为富人的新地位象征,这对改变世界会比买名牌包包有用得多。"
  《华尔街日报》财富专栏作家罗伯特·弗兰克说,经济衰退协助促使美国富人寻求新的地位象征。他最近写道:"游艇、私人喷射机、海边豪宅都已过时。有钱和大方得能够登上捐献保证名单,可能很快成为终极的地位表征。"
  美国著名经济时评人理查德·兰伯特在英国《泰晤士报》上曾经发出高论,解释美国富豪愿意捐钱的原因:"在美国,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聚敛财富,你可以拥有极多的财产。只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有所回馈,而且必须让人注意到你这样做。" 此言可谓一语中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谈及此次捐款的话:"我始终相信,慷慨和成功之间是有联系的。他说,你捐的越多,获得的商业机会就越多--且不说捐赠本身是一项善举。"
  "私人飞机、海边豪宅都已过时。有钱和大方得能够登上捐献保证名单,可能很快成为终极的地位表征。" 捐款是一种"病"
  盖茨和巴菲特轰动世界的巨额捐赠,带动美国众多富豪变得更加慷慨。《今日美国报》因此感叹道:巨额慈善捐款具有"传染性"。
  据美国基金会中心统计,美国私人和公共基金会数量从1997年的逾4.4万家增至2005年的逾7.1万家。10年前,美国《纪事》网络杂志公布的前60名慈善捐赠者排行榜中,仅有两人的捐款数目超过1亿美元。但自2001年以来,捐款数目过亿者人数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巴菲特目前更以逾400亿美元的巨额捐款高居该排行榜榜首。
  千亿慈善捐款怎么用?
  《财经邮报》认为,管理慈善家的捐款和把捐款用到正确的地方是一项挑战。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国际开发专家欧克斯宏认为,慈善家踊跃捐款是好事,承诺捐款改善世界是好事。捐款的总额是一个庞大数字,如何使用应谨慎规划。他说:"你不想看到一个巨无霸国际开发组织,坐拥2000亿元捐款,到处撒钱。你也不想看到,许多慈善家捐款目标重复。"
  据了解,"捐赠誓言"的一些捐款人希望把款项汇聚起来设立捐赠基金,一些参与者则希望自己捐出的钱能够用于特殊用途,直到用完。
  还有一些富豪选择暂时"按兵不动",而把他们的捐款写进遗嘱中。为此欧克斯宏说:"慈善捐款要在许多年后才会兑现。"
  欧克斯宏警告,不明智使用捐款可能带来不想见到的后果。例如洛杉矶时报2008年调查报导发现,盖茨基金会捐款非洲的结果,不经意地使非洲医疗问题更加恶化。盖兹基金会将捐款集中于某些特定疾病,反而导致基本医疗项目缺乏医疗资源。
  捐款真能施惠于穷人?
  慈善之举,原则上应是让需要帮助的人得益。然而,乔治敦大学公共政策学院高级研究员艾森伯格在《慈善年鉴》上发表文章质疑:"捐赠誓言"可能实际加剧了美国的不平等情况,而不是帮助穷人。他说,原因在于这些富人的慈善行为倾向于帮助那些已享有特权的领域。
  艾森伯格表示,富豪们把最大的捐赠几乎全部给予了大专院校、医院和医疗中心以及艺术机构,而很少向专注于穷人或少数族裔的社会服务组织、草根机构或非盈利组织提供大规模的捐赠。"非常富有的个人额外向捐赠誓言注入大量资金可能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待遇,拉大大型和小型非盈利机构的差距,以及特权和贫困市民的差异。"
  按照艾森伯格的逻辑,难道捐赠得少就对了吗?当然不是。艾森伯格公正地赞扬了盖茨和巴菲特的本意,但他说在慈善事业的重点转向更好地帮助穷人前,注入更多资金可能只会加剧不平等的问题。
  富豪就是比穷人慷慨?
  一个身家100美元的人和一个身家100亿美元的人,如果捐出半数身价,看起来后者更加慷慨。但《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新的学术研究指出,穷人比富人更乐善好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研究员皮夫和同事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他们请115名志愿者填写了在线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包括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和其他信息。
  在评估社会经济状况时,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展示了一个有十阶踏板的梯子,每阶踏板代表一个收入、教育和工作状况水平;然后请他们在觉得对应于自己社会地位的踏板上画上"X"。
  然后,研究人员将他们带进一个实验室,告诉他们做一个游戏,游戏中他们可以得到10个积分。试验结束时,积分会被转换成现金。研究人员随后问志愿者愿意将多少个积分赠给一个他们永远不会见到或认识的伙伴。
  研究人员发现,自我评价处于梯子底部的人比处于顶部的人赠出的积分多44%。皮夫说,实际上,在这个测试人们对陌生人慷慨程度的简单试验中,拥有更多或自我感觉拥有更多的人捐出的更少。
  皮夫解释说,处于梯子底部的人比处于顶部的人对需要帮助的人更有同情心。"在我的试验中,人们的慷慨程度更多的由性格而不是财富所决定。有些富人非常自私,有些则非常慷慨。财富看起来只是夸大了一个人已有的天性和品质。"世界首富捐半数财产很荒谬
  然而,身为前世界首富的盖茨发出号召,却遭到现任首富泼的一盆冷水。"捐赠誓言"消息传出后,《福布斯》杂志新一期富豪榜的世界首富、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表示拒绝响应,不会为慈善事业捐出半数财产。
  斯利姆接受采访时说,捐出半数财产是"荒谬"行为。"这些钱必须用于向重要的社会工程放贷,必须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人支配,"他说,"没人能肯定这些钱会被合理使用。"
  传记作家何塞·马丁内斯在《外界所不知的卡洛斯·斯利姆》一书中向世人展示这名大富豪节俭朴素的一面。与一般富豪不同,斯利姆没有私人飞机,不喜欢奢侈品,生活日常开销全部从自己2.4万美元月薪中支出。
  德国富豪捐身家相当于捐税款
  在拥有古老财富的欧洲,众多富豪对"捐赠誓言"保持沉默。德国富豪已经明确拒绝跟随美国的步伐捐出财产。带头的德国汉堡船运巨头彼得·克雷默表示,富豪捐身家承诺等于将应该缴税的钱捐出去,令富人凌驾于国家之上,影响公众利益。
  他认为,盖茨和巴菲特的行动很可能把权力从国家转移到富豪手上。"40个超级富豪将决定他们的捐款如何使用,这与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的理念背道而驰。这些人的喜好将左右社会公益的发展。"克雷默建议,德国的富豪应该通过与已经成熟的慈善机构合作,而不是以自己的意志决定善款用途。克雷默2005年曾向一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非洲助学项目捐出数百万欧元。
  印度富豪新兴巨富吝于慈善
  在亚洲,印度是新兴富豪的聚居地,富豪增长速度为全球之冠。但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美国贝恩咨询公司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印度富豪并不热衷于慈善捐款。如2009年,印度慈善捐款总额为75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0.6%。尽管这一比例高于同样属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巴西(0.3%)和中国(0.1%),但跟美国(2.2%) 和英国(1.3%)相比,相距甚远。
  贝恩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之一亚潘·塞斯表示,大多数印度人都没有给家庭成员、朋友和宗教机构钱的习惯,但考虑到印度的贫困问题,印度人应当变得更慷慨些。
  美国富豪钱景未明坐以观望
  华尔街投资大亨卡尔·伊坎坐拥105亿美元身家,虽然对"捐赠誓言"非常感兴趣,但至今仍未加入,他认为巴菲特和盖茨并没有很好地告知"投资人"募得的资金将如何运作。前eBay CEO梅格·怀特曼明确表示拒绝加入捐款行动,她目前利用14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角逐加州州长,将来要通过自己的基金会支持环保和教育事业。拥有24亿美元身家的脱口秀女王奥普拉也对是否加入"捐赠誓言"保持沉默,这可能与她最近才捐出8000万美元支持人道主义救助项目有关,另外,她自己名下的基金会自1998年以来共捐出2.3亿美元巨款。
  慈善巨子比尔还是逃税大师盖茨?
  相对于其他富豪而言,盖茨捐出半数身家不足为奇。早在2008年6月他从微软退休之时,就宣布将580亿美元(约合4530亿元人民币)财产全数捐给名下的盖茨慈善基金,不会留给自己的子女一分一毫。如此"裸捐"可算是前无古人,一时传为美谈。
  但美国《财富》杂志迅速发表文章称:"这是一种避税手段"。美国法律规定,遗产越多,要缴纳的税款也越高。如果一个人留下价值200万美元的遗产,扣除遗产税,继承者拿到手的不过100万左右。
  回到盖茨的案例。试问他的子女能交得起580亿美元的遗产税吗?倘若不能,在法律上盖茨死后,这580亿美元就不能继承,其子女一美分也不能继承。
  因此《财富》认为,盖茨们成立所谓慈善基金会是对自己以及子女最有利的选择。这些基金会为子女们省下高达55%的遗产税,并且能由其家族世代经营下去。将来,盖茨的后代可以把盖茨基金会当作是提款机了。
  盖茨基金会不但可作提款机,更能种出摇钱树。在美国,慈善其实是一门体面的赚钱生意。对盖茨来说,拥有一个巨额资产的慈善基金会意味着一个全新事业的开始。盖茨基金会虽然属于非营利组织,但与单纯捐款者不同,它是以"投资"的眼光来看待慈善事业:合理投资--高额回报--部分收益用于慈善,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投资。其结果是,慈善基金会每年都致力于慈善事业,慷慨解囊,但其资产不但不见减少,反而逐年递增。
  美国税法制度既制约了富人、又给他们留下可钻的空子,且不论动机如何、哪方获利,这两种情况都有益于慈善捐赠的发展。即使目的不纯,盖茨等人豪捐的意义也是正面大于负面,事实上也令众多需要帮助的人受惠,无疑值得赞扬和钦佩。美国人巧妙地在道德说教的同时,用实际的利益做引导,让人们关怀社区、热心公益,证明一句老话:好人有好报。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