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定投基金
查看完整版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定投基金
2010/8/27 15:29:45
[第01页] [] >>
  定投高折价封基有优势,定投指数型基金享受"微笑曲线"
  2002年初,华安基金和交通银行()推出了国内首个基金定投业务之后,基金定投走上发展之路。
  2005年,各大银行开始推广基金定投,2007年,大牛市使得基金定投业务迅速发展,不少对于股票一窍不通的投资者通过定投基金来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八年过去了,目前仍然有不少投资者对于这种投资方式持半信半疑态度,尤其是一旦股市出现下跌,就会有大量定投客户暂停扣款。
  "基金定投贵在长期坚持。"一家基金公司的渠道经理告诉理财一周报,"我从进入基金公司就定投,目前收益还不错。"
  基金定投,目前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基金定投,究竟是真实的谎言还是美丽的真理?
  懒人理财VS基智定投
  所谓基金"定额定投"指的是投资者在每月固定的时间(如每月15日)以固定的金额(如500元)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由于基金"定额定投"起点低、方式简单,所以它被称为"小额投资计划"或"懒人理财",也被称为普通定投。
  对于投资期限较长的投资者而言,从一个较长时间段看,在证券市场经历震荡整理后逐步上扬的过程中,总投资将由大量相对低位的基金份额和少量高价基金份额组成,摊薄的结果是每一单位的平均成本相对较低,投资收益率也相对高于上扬过程中的单笔投资。
  从银行系统来看,目前建设银行()的定投基金数排名第一,为431只,交通银行的定投基金数在400只,民生银行()以359只排名第三,前十大银行还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深发展银行。
  从券商系统来看,国信证券有定投基金数369只产品,申银万国证券有356只产品,中信建投证券有354只产品。再从直销系统看,目前61家基金公司中有51家基金开通了定投业务,华夏基金以总定投基金23只排第一,第二名为易方达基金和南方基金,他们同时有18只产品,第三名是嘉实基金,其总定投基金数有16只基金。
  考虑到大部分投资者是通过银行定投基金,理财一周报统计了各大银行定投基金的折扣率,相信这也是大部分基金定投投资者所关心的。(见表:定投优惠费率基金)
  除了普通定投,另外还有一种"基智定投",基智定投申购业务是指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投资人定额申购某只基金产品的业务。开办基智定投申购业务的基金为存续期基金,且基金状态必须为"交易"状态。基金管理公司接受投资人的基智定投申购业务申请后,银行将根据投资人的要求在某一固定期限(以月为最小单位)从投资人指定的资金账户内扣划一定的申购款项。基智定投分为定时不定额和定时定额两种投资方式。
  定时不定额投资方式是指,投资人可以指定投资的时间(节假日顺延)和基准金额。银行在投资人指定的投资时间进行扣款,扣款金额根据投资人选择的指数的市场行情,在基准金额基础上浮动。
  定时定额投资方式是指,投资人可以指定投资的时间(节假日顺延)和约定额度。银行在投资人指定的投资时间进行扣款,扣款金额即投资人的约定金额。
  定投高折价封基有优势
  除了定投开放式基金,投资者还可以定投封闭式基金,目前市场上一共有34只封闭式基金。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认为,从定投对象的选择来看,和普通开放式基金相比,到期时间较长的封闭式基金普遍享有较高的折价优势。稳健型投资者通过在定投计划中集()中投资于具有高折价优势的封闭式基金,不仅可以达到普通定投计划分享市场平均收益的目标,还可以通过高折价的到期消除,享受到额外的折价回归收益。
  那么怎样定投封闭式基金是最佳方案呢?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表示,以为期五年共计60个投资周期的每月期初定投1000元为拟定定投计划,假定股票市场年收益率是30%,也假定基金年净值增长率是30%,封闭式基金五年期初折价率为30%。
  银河证券假设,这期间内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恒定,在折价率30%的情况下,1000元的资金可以购买1428.57份面值1元的封闭式基金份额。
  如果封闭式基金期间的折价率恒定为30%,5年期定投总投入60000元,期末终值为199130.54元,在30%的年净值增长率情况下,实施封闭式基金按月定投5年的名义收益率是231.88%。
  通过上述实例分析,可以清楚地发现,在股票市场收益相等的情况下,通过集中性投资于具有高折价优势的封闭式基金,可以显著提高投资期末终值,有效地提高投资收益,是较优的定投策略选择。
  开放式基金定投是1元买入净值1元的基金,封闭式基金定投是0.7元买入净值1元的基金,从3-5年来看,封闭式基金定投收益将远远超过开放式基金。
  
[第01页] []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