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10/8/27 10:56:18
去年8月公募基金专户一对多正式开闸;去年11月券商小型集合理财产品亮相;加上阳光私募的日渐壮大,目前,在面向百万富翁群体的理财市场中,已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纵观三类百万富翁专属理财产品,均是面向特定客户发行的私募性质产品,那么,三者相比有何区别? 专户一对多据wind统计显示,自2009年9月证监会正式发行专户"一对多"理财产品以来,截至今年7月31日,共有34家基金公司发行了171只一对多产品。 在产品类别方面,一对多产品多以灵活配置型产品为主,即股票、权证、债券、现金、短期金融工具等配置比例均为0-100%。在产品类别方面也逐渐多元化,先后推出债券型、保本型、专项投资型(如封基精选产品)等,也有基金公司申报 QDII类一对多产品。在业绩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13日,在纳入统计的131只专户一对多产品中,有66只实现了正收益,占总数量的一半。其中,只有8只一对多的收益超过了10%(少数一对多产品参考了8月6日净值)。而在实现正收益的66只一对多产品中,有3只为偏债型一对多,2只为以封基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一对多和1只保本型一对多。 从具体产品来看,广发基金旗下的广发主题01,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截至8月13日,该一对多的净值为1.246元;紧随其后的招商基金瑞泰灵活1号、海富通中信创新以及中信建投添富牛1号,同期净值也都分别达到了1.198元、1.183元和1.151元。此外,易方达直销的一对多产品净值为1.101元,大成光大灵活配置1号、嘉实尊享的净值也分别为1.125元和1.098元,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位置。 在投资成本方面,一对多产品的管理费大多较公募基金略低一成,大多在0.9%-1.2%之间,当超过约定收益后,管理人还可以从超额业绩中提取13%-20%作为报酬,大多基金公司均按照20%上限收取;而在业绩提成线的设置上,则从5%-10%之间不等。 券商小集合为应对基金专户一对多业务对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冲击,去年11月,券商小型集合理财产品开闸,与专户一对多进行抗衡。 在产品类别方面,小集合产品和专户一对多基本雷同,不过由于投资范围更广,产品种类也相对更多,如专门投资各类基金产品的FOF小集合、进行股权投资的PE小集合等等。 在业绩方面,最新净值统计显示,券商至今发行的17只小集合产品中,15只可统计业绩的小集合产品平均收益在1%以上,仅有2只出现小幅亏损,收益最高的为浙商金惠一号,达到9.66%,该产品于今年7月成立。排名第2的是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东方红先锋2号,自今年2月5日成立以来,实现正收益,截至8月16日,其净值增长率达到4.41%。 在投资成本方面,小集合产品不收取认购费和退出费,委托人可享受零成本进出优势。管理费多为1%-1.5%,部分产品甚至还免受管理费,只收取业绩提成,比例和专户一对多相似,多为20%。 阳光私募与专户一对多和券商小集合理财产品相比,阳光私募的历史最为悠久,不过,出现井喷式发展也是始于去年。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底,通过信托平台发行的证券投资类阳光私募基金已达498只,其中去年新发基金的数量达到169只,而今年新成立的更是达到143只,可谓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产品类别方面,阳光私募多为以股票为投资方向的灵活配置型产品,不过顺应市场,阳光私募也呈现日益多样的特点,如基于股指期货套利的绝对收益性产品、投资优秀私募基金的 TOT产品等。在业绩方面,根据好买基金统计数据,截至8月16日,在运行满1年的286只阳光私募产品中,260只参与1年期评级的私募基金,近12月收益率分布在-40%至50%之间,其中,获得"5星"评级的翼虎成长的收益率为44.89%,新价值2、和聚1期、铭远巴克莱、云程泰1期等收益率也均在30%以上;而"1、2星"评级的私募皆为负收益,"1星"的近12月平均收益率更是仅为-26.52%。 由上述数据可见,与专户一对多和券商小集合产品相比,阳光私募的业绩分化最甚。但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在三者之中,阳光私募的平均业绩最为突出。据统计,业绩排名在前1/3的优秀私募今年以来、近1年、近2年分别取得4.29%、16.89%、65.24%的收益,远远超过券商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 在投资成本方面,阳光私募除了收取1.5%左右的管理费外,也收取20%的业绩提成,不过与专户一对多及券商小集合产品不同,其超额业绩费只在私募基金净值每次创出新高后才可以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