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特别关注:创业板造就亿万富翁群体 高管辞职玄机重重
查看完整版本:特别关注:创业板造就亿万富翁群体 高管辞职玄机重重
2010/8/25 8:09:01
  创业板造就亿万富翁群体 高管辞职玄机重重
  十年磨剑,创业板上市大门打开之后,公司上市犹如泉涌,创业板成为造富神话的孕育地,由于高管普遍持股,高管内部催生一个特殊的亿万富翁群体。
  然而今年以来创业板公司高管辞职风潮渐起,背后玄机重重。
  高管辞职成风
  近日,有媒体爆出,今年以来创业板已有24家公司的33名高管辞职。在具体身份上,董事8名、监事7名;独立董事8名;副总裁、副总经理等5名;董秘4名;核心技术人员1名。
  昔日的上市公司核心骨干,在企业大展拳脚之际,怎可在上市之后就纷纷离职?高管辞职风潮的逐渐掀起让外界看来还是颇不理解。
  高管的突然辞职,往往被外界解读成为日后减持套现铺路,而辞职原因则几乎一致,多以 "工作变动"、 "因个人原因"甚至"夫妻两地分居"为由,实在难以服众。
  据统计显示,上述高管辞职事件均发生在2010年,且辞职人数与公司上市时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其中,去年10月30日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中共有19名高管辞职,而去年12月25日以后上市的近70家公司中高管辞职人数仅为14名。且辞职速度呈加快趋势,首批创业板公司的上述19名高管平均辞职时点为上市后5.2个月。与此相比,此后批次上市公司的14名高管平均辞职时点则是上市后的2.1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持股的高管而言,辞职后6个月的禁售期对其不造成任何影响,即1年锁定期一过便可随意抛股。
  "部分高管辞职很有可能无法抵挡巨大利益诱惑,而套现离场,也不排除有部分存在企业内部矛盾问题,造成高管辞职或者被调遣。"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接受采访时表示。
  辞职原因几乎"雷同"
  虽然辞职原因多有"雷同",然而这些创业板高管辞职后,却也没有闲着,有的创业,有的进入同行企业,有的"离职不离岗",仍旧在公司工作。
  据了解,目前主动请辞的33名创业板高管中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的有14人。其中,个人持股数额最高的是赛为智能原董秘、副总经理周嵘,目前共持有679万股。
  周嵘是赛为智能创始人之一,目前持有679.03万股,为第四大股东。今年4月7日,周嵘辞去董事、副总经理及董秘职务,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赛为智能证券代表告诉:"此前周嵘辞职是由于身体原因,目前已经完全不在公司任职,对于后续的是否减持,那不属公司管辖范围。"据了解,周嵘上市之前就已经多次提出离职,然而由于在上市敏感期,待事后才正式离职。
  探路者原董秘范勇建曾在北京证券投行部等单位工作,并曾任广电网络证券事务代表。2008年4月,范勇建出资100万元获得探路者22.65万股股份,经2009年度"10转10"后增至45.3万股。今年6月10日,范勇建以辞职信结束了在探路者2年的董秘生涯,理由是"两地分居、无法照顾家庭"。
  现任董秘张成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范勇建已为照顾家庭定居西安,日后是否减持完全看他个人意愿。"
  今年3月31日,陆擎辞去金亚科技董事一职。知情人士告诉,由于陆擎家在深圳,两地来回不便,考虑家庭及身体因素提出辞呈。
  而据了解,上市公司董秘中存在这样情况的并不少见,请辞的董秘中多数选择时点颇为精准,股份锁定期大多为1年,几乎均是在解禁时期之前,随后便可随意解禁。
  另有一类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后自主创业,另起炉灶。今年1月18日,同花顺原董秘方超主动请辞,通过上海凯士奥间接持有1.2万股股份。
  有指出,方超在随后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与朋友合伙投资经营一家软件企业,运作模式与同花顺相近,欲打造"第二个同花顺"。
  同花顺现任相关高管告诉:"未听闻此事。据我了解,方超未从事相关工作事项。"
  甚至有个别公司高管"离职不离岗",令人匪夷所思。今年7月,持有77万股股份的张旭光辞去立思辰监事职务,然而其与立思辰并非脱离干系,而是到其下属公司担任高管。
  罗清启告诉:"上述这种情况,法律上的意义和现实意义辞职不同。值得深思。创业板本身存在不稳定性,高管有其他理由辞职,但实际仍然在公司任职,仅仅是法律上的辞职,辞职的目的在于企业配合套现嫌疑。还有部分高管连带亲属持股,以各种理由辞职,实际背后隐藏其他目的。"
  辞职后减持是否应加强约束?
  创业板让无数机构获得大丰收,利益驱动可谓强大,随着今年大盘弱势调整,一批解禁股给创业板带来一波减持高峰,创业板减持风潮四起。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高管任职期间,每年均要受到"25%减持红线"的限制。而辞职完全可以达到快速减持之目的。
  2008年6月18日自然人胡美珍辞去延华智能董事兼副董事长职务,短暂的6个月"禁售期"之后,在2009年年初将其持股的一半立即抛售,碍于其曾承诺离职半年后的十二个月内转让公司股份不超过其所持股票的50%,未能全部抛出。然而胡仍旧迫不及待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第二轮解禁期过后,二度减持。目前,胡美珍已将所有持股减持完毕,套现离场。
  罗清启表示:" 创业板股价泡沫渐灭打回原形之后,自然人股东发起上市,主要是管理层监管问题。个人觉得创业板高管持股解禁时间还是较短。对高管辞职重要的是加强事前的约定。"
  曾为一家上市公司高管告诉:"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激励的双刃剑就显现。辞职之后,股权有大量收益,这是激励双刃剑其中之一。"
  "辞职风暴暴露出高管利益巨大的不平衡,董秘、董事因为地位利益和股权利益巨大的不平衡造成,解决问题还是公司内部问题,离职最大可能带来的是公司利益受到损害,人员的稳定性,公司应及时做好限制调整,对于高管做好相关约束工作。"国内知名证券法律师杨兆全认为。
  面对暴利个人利益如何左右?
  创业板上市后首日市盈率攀升至百倍,创业板造富仍在继续,面对诱惑,作为上市公司高管个人利益又当如何左右?
  此前据业内统计,按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创业板28家上市公司高管中,所持股份市值最高的十位高管身家累计达217.84亿元。这其中,乐普医疗总经理董事蒲忠杰、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和华谊兄弟董事长王忠军位居前三位。按三家股票当日收盘价63.4元、33.97元和70.81元计算,上述三位公司高管持股市值分别高达38.32亿元、33.97亿元和31.09亿元。神州泰岳拥有创业板身家最高的管理团队。华谊兄弟也是云集亿万富豪最多的上市公司之一。按当天收盘价70.81元计算,前十大股东中,总经理王忠磊持股1389.60万股,对应市值9.84亿元。
  如今,创业板阵容不断扩大,高管辞职后减持的规模和自由度大大增加。面对低廉的投资成本、高比例的持股份额的诱惑,高管是否能抵挡得住减持诱惑?
  业内资深人士指出:"上市之后股票市值以几何倍增,面对暴利诱惑,部分上市公司高管已经把企业发展置之脑后。"
  "上市之后,部分高管辞职而便于套现,从创业板设立初衷上讲都是不合理的,包括管理和技术都是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创业板是种子板,创业板上市企业具备概念、技术、市场和发展空间,融资上市目的是更好发展公司,持股的管理层套现不受到严格限制。创业板不能成为圈钱的工具,对于投资者而言,创业板公司高管的辞职使得公司投资风险加大。"罗清启告诉。 (www.ccstock.cc)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