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feiyu
2010/8/23 11:13:16
自7月5日至8月20日,沪指由2363.95点一路反弹至2642.31点,涨幅近12%。与此同时,基金指数由3797.86点反弹至4175.57点,涨幅近10%。经济导报调查发现,在市场逐渐转暖的影响下,投资者自发认购基金的热情开始涌现,特别是一些被套牢好几年的老基民终于坐不住了,纷纷抓紧时机补仓,生怕再错失赚钱补亏的良机。基民:再不买就晚了 楚先生是导报认识的一位老朋友,他从2007年沪指在5000多点时就开始购买基金,先后购买了南方绩优()和工银成长(481004)等几只基金。本指望借此能让退休金增值,没想到3年过去了,他当年投入的近10万元到现在竟然亏损近半,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非常郁闷。这期间股市也有阶段性波动的时候,但他一直抱着没有买卖,这让他失去了几次止损补亏的机会,感到十分遗憾。眼看着今年7月初以来市场逐渐转暖,楚先生再也坐不住了。"再不买就晚了。"他悻悻地说,"虽然股市已经涨了1个多月,但有分析称此轮反弹下一个目标位是2890点,我认为很有道理,国家再出台紧缩政策、沪指再退回前期低点的几率已越来越小。我打算再加点钱买点基金,抱上1年也好把以前的亏损弥补一下。" 与楚先生有相同想法的基民不在少数。在7月份以来市场逐渐转暖的影响下,新基金发行遇冷的局面终于有所改观,不仅是股票型基金首发规模出现回升,债券型基金首募规模也屡创新高。上周三结束发行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募集金额近65亿元,成为今年以来募集份额首次突破50亿元的股票型基金。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也显示,新增基金开户数已经连续6周回升,显示投资者有重回基金市场的迹象。专家:认清大势沉住气 海通证券()公司济南服务部经理、投资理财顾问郭长友认为,尽管7月我国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增速放缓的迹象,但回落幅度并不大,中国经济后续增长动力仍较强劲,有利于后市阶段性反弹。此外,受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回落影响,近期出台更为严厉调控政策的可能性在下降;流动性亦显露出宽松的迹象;而上市公司中报预增、银行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等有利因素,也有望推动市场中期呈现震荡向上的反弹行情。"展望未来6-12个月,盈利的概率超过亏损,战略建仓的时机可能已经到来。" 郭长友同时提醒基民注意,从政策面和流动性来看,目前市场还不具备反转的条件,仍将反复筑底。在此过程中,基民要"认清大势沉住气",不要频繁地买卖,特别不要轻易被"震出"手中宝贵的"筹码",以免留下更多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