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中国富豪在慈善上的努力,不入他眼,但中国普通民众在慈善上的努力,一定会打动巴菲特。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以及每年八九月帮助贫困学生上学,我们什么时候缺过善人善行?可以说,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慈善人群。 素有"股神"美誉的巴菲特和美国首富盖茨,近日联手掀起一股慈善风,他们游说全球亿万富豪们捐出半数财富支持慈善。而当美国已有40位富豪群起响应时,中国富豪新贵们却鲜有回应。面对这种尴尬,巴菲特并未放弃,他说,已经准备好和盖茨一起在9月底来华,游说中国的新兴巨富加入他们的"慈善联盟"。 巴菲特来了,中国富豪到底以何种姿态应对?一个很响的声音说,巴菲特会空手而归。我倒觉得,未必如此。 对一个国家的慈善状况,不仅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诚然,美国的慈善氛围让我们心动,但不要忘记美国慈善的累积时间,而且这里面还有文化因素、机制原因、环境影响。就中国的慈善状况而言,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年来尤其汶川地震以来,国人身上迸发的慈善热情,包括富人对慈善的热情,可说显而易见。我们虽然没有盖茨、巴菲特这样的富豪,但余彭年、陈光标还是有的。 而且,在我印象中,好像福布斯排行榜中的富豪,还鲜有铁公鸡一毛不拔的。包括王传福、许荣茂家族、杨惠妍家族。回头再想想我们的慈善土壤、环境、机制,你会发现,富人出现的这种慈善热情是多么来之不易。 当然,我们不能过分拔高富人的慈善高度。毕竟,我们与美国的差距还是不言而喻的。正如香港《文汇报》所说,中国内地不缺富豪,缺的是有责任感的富豪,2007年胡润百富榜已显示,中国内地财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人数已多于德国,跃居全球第二。拥有这么大的富豪规模,我们的富豪也应该在慈善高度上让人仰视才对。 即使说,我们的富豪不尽如人意,没有人愿意加入巴菲特和盖茨的"慈善联盟",巴菲特来了,也不会空手而归。或许中国富豪在慈善上的努力,不入他眼,但中国普通民众在慈善上的努力,一定会打动巴菲特。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以及每年八九月帮助贫困学生上学,我们什么时候缺过善人善行?可以说,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慈善人群,这足以让巴菲特感慨,令他觉得不虚此行。 这是普通民众的荣誉,也是所有中国人的荣誉,富豪同样从中受益。我相信,在这样的慈善氛围中,富豪会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中国富豪的慈善高度也必然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