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们集体失落,眼看排着长队的人群从自己跟前挪到了保本理财产品面前,但不争气的业绩只能让他们集体失语。
3月27日,记者从沈城多家银行获悉,沉寂了半年之久的银行营业厅里,重新热闹了起来,在投资者对各类高收益产品失去信心后,保本低收益银行理财产品受到追捧。
投资者目标降了 银行保本产品受追捧
"你别再向我推荐你们的高收益产品了,哪个产品能保证本金?"日前,记者在北站附近一家银行营业网点采访时,听到投资者马女士这样问银行理财经理。
马女士告诉记者,两个月前她买了该行一款投资海外市场的理财产品,账面浮亏超过10%,现在她最需要的是一款让她心里踏实的理财产品。
像马女士这样的投资者不在少数,目前银行发售的各类型理财产品中,海外投资产品、国内类基金产品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亏损幅度从5%-50%不等。工商银行北市支行理财经理陈铁刚告诉记者,以前市民进来都问买什么收益高,在经历了国内国外市场的连续大跌后,投资者经历了残酷的风险教育,投资心态成熟了许多,稳妥成了第一要求。
记者从多家银行渠道获悉,红极一时的股票型基金、打新股产品、股票挂钩类产品的风光不再,保本结构性产品、信托融资产品完全抢了风头。
跑赢CPI太难? 跑赢存款利率成卖点
去年理财界最流行的一句话莫过于"跑不过刘翔也要跑赢CPI",不少投资者就是喊着这样的口号冲向了基金和高收益理财产品领域,在多条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渠道都遇到了高风险之后,"跑赢存款利率"成了当下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热点,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银行和投资者的心态现实了许多。
日前,工行新推出的一款稳定收益理财产品,运作1个月后预期最高收益能达到4%,而1个月的闲钱只能存活期存款,年收益只有0.72%,这样一比,买理财产品太划算了。产品一开卖,部分营业网点门前出现了提前三个小时排队购买的情况,产品的5亿份额在开门30分钟后就销售一空。
突出"收益跑赢利息"卖点的银行不止工行一家。"保本基础上博取超过利息的收益,是目前各家银行在售产品的主要目标。"光大银行金城支行理财经理杨卫平告诉记者。
【理财提醒】
啥产品都有风险
自从近期多家银行被披露理财产品零收益和负收益后,银行股市挂钩型和海外投资型理财产品成了洪水猛兽,似乎到了投资者见面躲着走的地步。
某外资银行理财主管王女士表示,理财是一种投资行为,肯定有风险存在,客户应该根据自身财务情况和抗风险能力来挑选合适的理财产品。投资理财最忌讳投资者忽视自身情况,"一窝蜂"地购买某类产品。
比如现在大家都看好的信托融资、保本产品,虽然属于低风险类型,但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保本产品有可能出现零收益,信托融资有可能出现企业信用危机,买债券可能因为加息而发生收益下滑等。而造成大家恐惧心理的QDII产品,也并非一无是处,交通银行本月到期的一款QDII产品,美元收益为18%,人民币净收益为5.98%。
因此,投资者仍需根据自身财务情况及风险偏好,仔细了解拟购产品的风险程度、投资范围及获取收益的条件,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刘洋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