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存款一直是中国百姓最主要的理财方式之一。但在CPI高企背景下,定存意味着个人资产"缩水"。基金业内专家提示,投资者可巧用债券基金,让定存资金"动起来"。 招商证券近期发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居民投资信心及投资意愿指数报告》显示,受持续负利率的影响,居民对储蓄收益的信心指数及储蓄意愿指数已跌至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点。 而根据多家机构的预测,7月份CPI可能再度突破3%的调控临界点。而目前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25%,三年定期存款也不过3.33%。这意味着仅靠储蓄难以实现保值的目标。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机构开始探索变静态储蓄为动态储蓄的新渠道。基金业内专家表示,新近亮相的"类保本债券基金",就是一种能让定存资金"动起来"的理财新品。 据了解,作为内地市场首只"类保本债基",正在发行的嘉实稳固收益债券基金以"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6%"为业绩比较基准,按照当前利率水平为4.93%。而且,其业绩比较基准将随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而相应调整。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家表示,这只基金采用了类似保本基金运作的投资策略,即CPPI投资策略。加上护本目标抬升机制和债券组合风险控制措施,等于为基金本金搭建起了坚实的"保护墙"。 定存的一大缺陷在于若想提前支取,只能获得活期利息收益。"类保本债基"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具有随时变现的流动性,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随时进行申购赎回,从而满足其对现金管理的需求。 另外,这只基金的认购、申购费率均为零,且赎回费全部归入基金资产。业内人士评价认为,这一费率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符合储户们"精打细算"的特点和需求,且对提升基金业绩也有明显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