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其实说起来还真有趣,辛苦、"吃药"尚且不说,有时候还要为一件心仪的藏品付出极大的代价。对此,一些收藏爱好者常常自诩为"收藏的乐趣在于过程"。沪上鸦片器具收藏家唐宇先生"三飞太原"经过,便演绎了一出典型的"收藏过程"戏。 2006年春节前夕,唐先生乘飞机公差到太原,在闲逛古玩市场中,忽然发现有一家古玩店的门紧闭着。出于好奇,他透过门缝朝里瞄去,看见了店内靠墙的柜台上摆着一对浅绛彩鸦片罐。此罐高约25厘米,虽说并不大,但其上所绘浅绛彩"富贵白头、喜上梅梢"纹饰却甚为精致,夺人眼球。 唐先生是搞鸦片器具专题的,在10多年的收藏生涯中,对如此精细的民国时期浅绛彩鸦片罐,他还从来没有觅到过。于是,他见猎物心喜,动了想购买的念头。可是,他左等右等,一直等到太阳西下,还没见到店主回来。因心里惦念着单位里的事,只得悻悻地离开,但心里仍挂念着这对浅绛彩鸦片罐。2个月后,事有凑巧,他又飞抵太原出差,便特地去那家古玩店走了一遭。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此鸦片罐不翼而飞,更甭提见到店主了。这下,唐先生的心凉了一大半,悔不该当初应等到店主来时再走。眼见自己心仪的鸦片罐大多是没指望了,但唐先生又不甘心,向附近的店主们一个一个地打听,这才了解到,此鸦片罐并非已经出手,而是被店主送到一家博物馆去参展了。听罢这一"利好"消息,唐先生悬着的心总算是暂时放下了。 回到上海后,唐先生虽没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寝食不安,但脑海中对这对鸦片罐的思念却始终挥之不去。无奈之下,他动用了好几个朋友的关系,最后才从一位藏友处联系到那位店主,然后又通过电话几次要求该店主将其转让给他,这位店主才答应以不菲的价格卖给他。唐先生虽然觉得这对鸦片罐并不值这么多钱,但由于他所有藏品中没有此类器型纹饰,所以也只得心甘情愿地让人"斩"了。于是,他当晚买了飞机票,三飞太原,面见了这位店主,这才遂了几个月来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