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10年前谈房地产,没有多少人会感兴趣,就如同30年前谈股票一样。但今天,上海乃至全国依靠房地产致富的普通人成千上万。 10年前2000元/平方米的房子,现在2万元/平方米也买不到,工薪阶层发愁不做"房奴",就做"租奴"。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房价翻一番。房地产时报找到几位无心炒房却"插柳成荫"成为暴富一族的人,他们的经历正是今日"富翁"的一个缩影。像这样意外致富的毕竟是少数,我们依然提倡勤劳致富 机遇让他成了富翁 王先生现在已是"食利阶层"的一员,过着早上打太极、中午打瞌睡、晚上打麻将的生活。他一手捏着两个锃亮的圆铁球,一手提着鸟笼,后面跟着一条沙皮狗,引得多少人羡慕:"看人家王先生才40多岁就已身价千万"。 王先生告诉,如果不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现在他还在一家小快递公司当快递员。他说自己智商和情商都不高,只念到初中,生意是做啥赔啥,做梦都没想过发财。2002年家中老房拆迁,他拿到40万元补偿款,在市里转转,根本买不到像样的大房子。后来发现在靠近浦东川沙的申江路上在卖许多小产权房,就在现在的通用汽车公司附近,每平方米700-800元。他动心了,买在这里,自己和老娘都有房住,还可再投资两套。 签完合同付了定金,所有的亲戚朋友都骂他"十三点",买这种没有产证的房子,是弱智。王先生说自己当时戆到底了,反正是买来住的,没有产证有啥关系?再说市里房子这么贵,买些便宜的不动产放着,也算是"有身价"的人了。于是他一次就买了4套,近600平方米。当地镇政府看他爽气,在价格上又给了相当优惠。"上海一间小房子,换成这么多大房子,当初就是觉得很合算,做梦也没想过发财。" 好运说来就来,后来发展大浦东,申江路农村划归浦东新区,小产权房"全部转正",镇里要求每平方米加100元转成产权房。去年更是天上掉馅饼,迪士尼概念一炒,房价飙升,原来800元/平方米,涨到1.8-2万元/平方米。王先生以1.7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全部抛掉,净赚近千万元,过上"意外的幸福生活"。 那些当初骂他戆大、"十三点"的人,现在都说他有眼光,其实他心里清楚,自己就是"额骨头碰到天花板",一不小心掉进幸福泉里。 买辆宝马呒啥稀奇 开着"宝马"的吴小姐,是朵"向阳花"(农民的女儿),虽然穿着全是名牌,但搭配有些土。 她告诉, 2000年以前村里还比较穷。她当时最大的理想,就是找个吃商品粮、有上海户口的男人过一辈子。 她所在的村子就在中环内的吴中路附近, 1998年以前还很荒凉,后来莘庄通了地铁,外环发展起来,中环自然成了"城中城",她所在的村子土地价值急剧飙升。 之后村里相继盖了宾馆、酒楼、旅社、商务楼、住宅等,每年光租金收入就有十几个亿,村里光财务就有70多个,专门收租金。每家每户的收益少则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买辆宝马已不算啥!许多白领慕名而来"攀高枝",以找到这里的"向阳花"为荣。 吴小姐感慨,土地种粮食不值钱,种蔬菜不赚钱,办企业要亏钱,一旦盖了商品房、商务楼和商铺才值钱。"生产赚小钱,流通才赚大钱。归根到底,是土地给我们带来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