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钱经 讲述龚超 职业:某事业单位职员 性别:男 年龄:30岁 月薪:0.8万元 "不要借钱炒股!"龚超在向讲述其投资故事伊始,便抛出了这句话。他告诉,这是他用钱买到的经验教训。 碰上牛市"瞎炒"也挣钱 谈起自己的理财故事,龚超表示其一开始是因为无聊,想找点事做。他告诉他2003年来深圳后便在事业单位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工作虽轻松却也没有什么前景。三年下来,除了积攒了几万元钱,其他什么也没收获,日子也越过越无聊。 为了打发时间,龚超便于2006年底在单位同事的带动下开始买基金、炒股。学中文出身的他本来对数字就头痛,但好在有同事的提供参考,又刚好碰上大牛行情,所以他在还没有弄明什么是基金的情况下,便在同事建议下将自己的大部分存款都买了基金。到2007年4月左右,在基金刚赚了一点钱的情况下,他就全部抛出,并跟着同事炒题材股。 "那时,我们每天上班打招呼都是,'今天有什么消息?''你炒什么题材股?'"龚超回忆道。他告诉,那段时间,他除了向同事打探消息,就上网找消息。"不知是运气好,还是市场行情好的原故,两三个月下来,我的资金竟然番了一倍,"龚超说,"当时可把我乐坏了,认为自己终于找到施展身手的地方。" 借钱博大却损失惨重 龚超告诉,2007年在不断上涨的股指的刺激下,他完全忘记了股市的风险,不仅将自己的全部存款投入股市,连每月发的工资,他也在扣除生活费用等开支后悉数投入。可是毕竟是工薪阶层,工资不高,增加金额有限。 于是,龚超便想到了借钱,他以要买房为借口,向父母、亲戚借了15万元。"7月时,钱刚到手,我便将其投入我早就看好的股票,并且开始做着发财梦,希望利用这些钱,不断翻番,挣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龚超表示,那时大盘一路高歌,股指接连突破4000点、5000点,有专家甚至预言将会突破10000点。他的股票也小有斩获,获利超过30%。然而到2008年1月底,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让股指涨势嘎然而止。 由于缺乏经验,龚超没有快速出逃,仍然做着发财梦。可是,等他回过神来发现情况不妙,市场气氛已大变时,他的账上已由盈利转为亏损。"考虑借家人、亲戚的钱要还,不想就此罢休,我当时就硬着头皮抱着不放,并希望股市能反弹。"龚超十分沮丧地说。 龚超告诉,整个08年,他都在煎熬中度过,看着账户资金一天天在缩水。直到10月,他实在无法再坚持,便趁反弹将手中的大部分股票抛出,勉强还了亲戚的借款。清点账户,他发现自己不仅分文未挣,反而将自己的积蓄赔进去三分之一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