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男子冒充股神藏身别墅 钓青岛股民6万元
查看完整版本:男子冒充股神藏身别墅 钓青岛股民6万元
2010/7/21 15:33:50
  从10年前踏入股市,岛城市民潘女士停停歇歇,也算摸爬滚打了近10个年头,当一条股票投资信息发到她的手机上时,这位老股民也曾心生过疑虑,然而对方对自己的姓名、年龄,甚至是住址,在哪开户炒股的信息都了如指掌时,潘女士也不得不佩服对方的专业。加上对方答应为潘女士操盘,回报高额利润,这让她接连掏出了6.28万元又是入会,又是买仓位,直到民警调查后发现,一直在号称为她操盘炒股的投资公
  司根本不存在时,她才恍然大悟。
  昨天,市北公安对外披露岛城破获的首起电信诈骗案件,4名嫌疑人被警方从四川成都的一栋别墅里抓获归案。
  "股神"撒饵钓股民 下饵 投资短信诱惑股民
  "他们给我发短信,还跟我通电话,从跟他们的对话中,一点也听不出什么破绽。"家住吉林路的潘女士陆续炒股将近10年,赶上过好时候,也曾看着股市一路猛跌,可潘女士始终在股市坚持着。今年4月的一天,潘女士在家休息,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一个陌生的号码传来短信:"潘女士你好,我们公司新推出的推荐型股票,每个月收益可达20%以上。"看到这样一条短信,潘女士来了兴趣。
  起初,潘女士十分谨慎,可短信聊过几句后,对方干脆拨通了潘女士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成都华翰证券投资公司的业务员,公司的业务是推荐股票或者由专业"操盘手"帮助股民投资。看到潘女士有兴趣,对方一股脑地说出了潘女士的姓名、家庭住址和开户地等一系列个人信息。这名业务员说,公司投资的股票收益颇丰,只要潘女士加入,他们可以保证3个月内,每月都将有20%以上的收益。
  上钩 两次汇出6.28万元
  "我们是业务部,具体投资信息可以问操盘部,投资和收益得咨询财务部。"对方不断介绍着自己公司的各种工作流程和分工,潘女士立马打消了顾虑,并咨询起对方如何加入、如何投资等问题。看到潘女士来了兴趣,电话那头的"业务员"赶紧趁热打铁,要求潘女士首先交1.28万元入会费。"他们说只要入会,就能给我提供买股票的内幕消息,我一听就心动了。"潘女士说,她赶紧找了家银行将1.28万元汇给了对方。
  钱打入"投资公司"指定的账户后,对方果然"很讲诚信",电话通知了潘女士已经成功入会,但很快对方又打来电话,通知潘女士他们将协助会员投资,但想要获得高额回报,潘女士需要继续打入5万元仓位费。冲着所谓的"内幕消息"和回报,潘女士稍作考虑后又给对方汇去了钱。
  放线 连蒙带骗再要5万元
  接连两次汇钱给对方,潘女士还没来得及询问下一步的操作,恰好遇上女儿要出国,尽管没断下联系,可潘女士一直没有从投资公司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等到家里的事情办妥后,潘女士再次与公司联系询问投资和收益的事情,可对方突然提出,需要潘女士再交5万元"保密费"。
  "怎么还得交钱?那我不入会了,你们把钱退给我吧。"还没怎么着就要收11万多元的费用,潘女士感觉非常气愤,一直与潘女士联系的业务员一听,立马提供了公司财务部部长的电话。"财务部长"先是劝潘女士接受5万元"保密费"的投资,并保证收益额度将进一步提高,当潘女士执意不肯接受时,对方又提出,如果退钱也可以,但必须先交齐所有的费用后,才能一并退还。
  对方的怪异规定让潘女士越发感觉事情蹊跷,多次商量始终不成后,7月1日,潘女士到辽宁路派出所报了案。
  民警布网抓"股神"
  下网 保持联系赢取抓捕时间
  接到报案后,辽宁路派出所民警调查发现,潘女士介绍的那家证券投资公司在四川成都根本没有注册,而公司对外公布的几部电话也都是空号,只有所谓的几个部门的部长、业务员的手机依然开通,而且手机号码没有任何具体登记信息,此时潘女士才如梦初醒。
  "我们估计对方还没有发觉潘女士已经报案。"为了稳住对方,便于民警调查抓捕,
  市北公安一边要潘女士继续与业务员保持联系,一边组织人手与四川成都警方联系,并赶赴成都准备随时抓捕。这边,民警已经登上飞往四川的航班,那边潘女士还在与对方纠缠,今天说已经凑齐了5000元,明天说又借到了6000元,而"证券投资公司"也仍在等待这笔钱尽快到来。 收网 蹲守三天抓获嫌疑人 7月4日,市北警方在成都警方的帮助下,逐渐锁定几名犯罪嫌疑人的位置,几人的据点竟是一处郊区高档别墅区。
  为了将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民警在一栋别墅周围整整守候了3天3夜,终于在7月12日晚上8时许迎来了抓捕的最佳时机。看到主犯廖某和一名同伙走出别墅准备外出时,民警突然冲出,先将这两人抓获,随后又冲入别墅内,将另外两名主要犯罪成员抓获。
  "抓住他们时,他们还在忙活呢。"民警进入房间后,有人正在电脑前收集新的目标资料,而七八部手机就摊放在桌上,随时等候"有鱼上钩",随后民警又在几人的物品中搜出大量银行卡等犯罪工具。
  "股神"竟是25岁小伙 网上买信息1毛一条
  昨天,在辽宁路派出所见到了几名犯罪嫌疑人,25岁的主犯廖某告诉,他原先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过,因此对投资及证券公司拉拢客户的方式、方法十分熟悉。凭着这些经验,他和几个朋友在聚会时结成同伙,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
  "每条信息只要1毛钱就能从网上买到。"廖某告诉,他和另外几个同伙每人投资1万元,拿出5000元购买股民的个人信息,也就是说他们手中掌握的股民信息大约有5万多人。
  为了给股民发信息 "钓鱼",廖某等人还雇用了多名工人,专门负责发送短信,一旦有股民上钩,他们就会给发送短信的工人发放提成。
  每骗一次就换一批卡
  廖某交代,为了躲避抓捕,首先他们选择的诈骗对象都是外地人,当对方上钩后,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让对方不断投入,直到对方有所发觉时,就会将事先办理的没有姓名登记的手机卡连同使用假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一并销毁,不再使用,然后再申请一批新号、新卡,对其他人下手。
  据了解,目前廖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经交代了10余起电信诈骗案件,其中4起已被市北公安查实,受害人分别来自山东、陕西、广东等地,骗取的金额超过20万元,其中青岛潘女士被骗的6.28万元已经全部追回。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