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后危机时期 中国商人迪拜寻找新商机
查看完整版本:后危机时期 中国商人迪拜寻找新商机
2010/6/23 19:04:30
  据 2008年9月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2009年11月迪拜债务危机,"双重危机"让迪拜这个全球贸易中心之一的经济"被撞了一下腰",也让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20万中国人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日前,在迪拜采访时发现,后危机时代,很多中国商人都在努力寻找新商机。
  ■遭受打击
  "金融危机对我的生意影响很大,危机前我的生意很兴隆,销售业绩逐年提升,但这两年每年能做几十个货柜就不错了,生意不赔不赚。"在阿联酋迪拜市中心做童装生意的王女士对说。王女士是迪拜最大的童装批发商之一,她的家族在中国国内也有生产工厂,可以设计自己的款式,此前客户遍及北非和中东多个国家。
  很多中国商人在迪拜做建材生意,来自上海的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赶上迪拜房地产高速发展时期,各种工地对于建材需求量大,只要有货,无论质量如何,都有人要。"李波说。不过现在不同了,金融危机让迪拜房地产遭受的伤害最大,而处于下游的建材生意自然也成了"重灾区"。"前一段时间一直是靠以前挣的利润来维持。"李女士说。
  据不完全估计,目前在阿联酋生活和工作的中国人约有20万人,金融危机切切实实地让部分人的生意遭受打击。
  ■改变套路
  分析生意大不如以前的原因,做童装生意的王女士认为,金融危机让很多人花钱小心了起来,而转口贸易价格因素很重要,"可能现在很多客户都直接到中国去进货,因为那儿的价格可能更便宜。"面对危机,王女士说,"下一步就是到约旦等中东其他国家走走,开发新的客户。"
  做建材生意的李女士意识到了市场专业化的问题,她现在逐步改变做生意的套路,从以往纯粹进口建材到迪拜来卖,变成根据客户需求,先垫钱购买产品设计请国内厂家生产,然后再出售给客户。让产品升级换代,增强竞争力,换来销路。
  "上个单子我前期投了一大笔钱买设计、做模具,开始心里直打鼓,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方式效果不错。"李女士说。 ■合纵连横
  阿联酋王室成员阿玛儿王爷的经济和法律顾问苏尔坦·本·伊萨·玛索士认为,不能把生意受损全部归罪于金融危机,他对分析说:"一些中国商人抱怨金融危机给他们的投资带来了损失,实际上也有他们自身的问题。有些人投资前没找懂行人做指导,没有详细深入地调查,不了解市场细分,这样做生意本来就有很大风险,金融危机一来,更容易栽跟头。"
  苏尔坦非常看重"组织的力量",他对说,阿联酋政府重视中国和阿联酋经贸发展前景,他正筹划一个高层的企业家联席会,为阿联酋和中国企业家提供高端的信息咨询,帮助他们在中国和阿联酋"合纵连横",开拓市场。
  ■进军媒体
  "金融危机对转口贸易和建材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现在服务行业以及加工业的机会还是很多的。"阿联酋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阿玛儿王爷的中国顾问梁晓茜对说。
  梁晓茜来自北京,在迪拜生活了22年,在当地从事婚礼庆典和大型活动策划,凭借着英语好、为人热情以及高品质的服务,她的公司吸引的都是高端客户,这些客户舍得花钱,金融危机对她的生意没有什么影响。
  而梁晓茜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在阿联酋做一本公信度高的中英文杂志,因为她发现这里的专业中文信息太稀缺了。
  "在中国人熟悉的七星级酒店(又称帆船酒店)里,每年春节期间80%至90%的房客都是中国游客,但酒店能提供的中文媒体竟然只是一份每天复印的中国某地方日报。"梁晓茜说。因为生意关系,梁晓茜获得了当地王室的信任,被聘为了王室的中国顾问,她利用这层人脉资源,已经成功地在当地拿下运营媒体的"牌照"。
  "这将是当地第一份面向高端的中英文杂志,除了吸引有品质的广告客户,也为中阿交往提供权威的信息平台。"梁晓茜信心满满地对说。■因祸得福
  金融危机带来的并不都是负面消息,在迪拜 "龙城"的中国商户可能反而因祸得福。
  迪拜的"龙城"隶属于迪拜世界投资集团, 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这里聚集了800家中国商户,约有1万中国人在这里经营,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城。
  "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地人消费不起市中心的高档货,但生活用品也不能少,价廉物美的中国城因而受到青睐。"在"龙城"有商铺的吴江对说,"因为当地人都知道,'龙城'卖的货是中档产品,低档价格。"
  据介绍,2007年之后,"龙城"的摊位费用开始飞涨,即使金融危机也未能阻止涨势。"现在'龙城'主通道一个20平方米的摊位价格,仅转让费就得30万至50万迪拉姆(约6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吴江介绍。
  在"龙城"看到,这里的物品非常齐全,而且购物环境干净整齐、管理有序,很多迪拜人携家带口到这里购物和休闲。
  据悉,"龙城"现在每年给迪拜世界投资集团贡献1亿迪拉姆(约2亿人民币)的收入。
  ■抱团取暖
  后危机时代也让阿联酋的中国商人发现了"抱团取暖"的重要性,目前迪拜的各种中国商人组织相继建立,这些组织多是以同乡会的身份出现,例如东北同乡会、湖北同乡会、广东同乡会。在中国驻迪拜总领馆采访时看到,前来领馆"汇报工作"的当地华人协会负责人要"排队",这一拨儿人刚完,另一拨儿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许多中国人在迪拜打拼,主要靠自己和家人积累了财富。但金融危机后,许多人认识到,有些事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干才有力量。"梁晓茜分析,"不管是拿项目、谈价格还是沟通信息,'抱团取暖'既有利于利润最大化,也有利于减少损失。 "(文并摄/ 童庆安)中国驻迪拜总领事:迪拜已从债务危机阴影中恢复
  :迪拜债务危机之后,经济恢复如何?
  高有祯:迪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化城市,2009年11月迪拜债务危机出现后,很多媒体预测称,迪拜可能要像冰岛一样破产,现在看来,这些推测与事实是有出入的。
  迪拜债务危机中的"主角"迪拜世界已与债权方基本上达成重新安排债务协议,迪拜的经济正逐步恢复。据统计,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除房地产外,迪拜的贸易、旅游、海运、航空都在回升增长,与往年相比,有的行业涨幅最高达20%,迪拜饭店平均入住率达77.4%。
  记:迪拜的投资优势有哪些方面?
  高:迪拜曾凭借低关税(5%进口税)、免营业税以及航空海运很发达等优势,创造了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投资环境,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贸易中转中心。在这里,金融进出也没有什么限制。
  迪拜也是一个安全、开放的城市,中国人在这里经商投资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在迪拜,不同文化、宗教、国家的人创业、生活和发展,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都能和睦相处。实际上,整个阿联酋约500万常住居民中,有超过60%的人是外国人。
  尽管经历了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但危机之后,人们总是要寻找适合投资的地方,迪拜在危机之前、之中、之后,依然保持着优势,对投资者保持吸引力。
  记:阿联酋生活了多少中国人,每年到迪拜旅游的中国游客有多少?
  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阿联酋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有20万人。去年阿联酋与中国的贸易额达212亿美元,仅次于沙特,是中国在中东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很过中国人是通过七星级饭店和世界最高楼了解迪拜的,迪拜也是一个休闲购物的好场所,每年来阿联酋旅游的中国游客估计有10万以上。
  记:到迪拜投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高:金融危机给迪拜带来了影响,但危机也孕育着机遇,一些中国商人对我说,金融危机前,开发项目成本高,而现在拿到的项目,开发成本很低。
  但是,中国人到迪拜来投资,还是要持谨慎态度,要做深入调查,不能浮在表面,否则可能会亏本。此外,语言也是一关,一些中国商人语言不通,有问题时容易出现误解,遇到纠纷也无法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产生了很多麻烦。房地产从业者
  年薪近60万元
  "迪拜的地产价格在今年年底至少还要跌15%至20%。"权威人士告诉,迪拜地产企稳最少要等到2013年年底或2014年年初。
  由于迪拜是个国际型开放城市,部分地产允许外国人拥有永久产权,迪拜地产也曾经是许多中国人淘金的地方。而2009年11月迪拜债务危机后,很多中国人听说迪拜的地产已经大跌50%,产生了到迪拜抄底的冲动。
  但是,瑞银国际近日一份数据显示,到2010年年底,迪拜将有47000套住宅单元投入市场,2011年迪拜房屋的供需差达到历史峰值,将有51655套房屋过剩。
  中国驻迪拜总领事高有祯对说:"金融危机对当地的房地产影响最大,这个领域投入多、规模大、各方参与,出现危机后,许多楼盘被迫停建、缓建或者取消。"他介绍,在迪拜,外国人能够购买的楼盘主要在新开发区,老城区和一些别墅区的房子外国人是不能购买的。
  在迪拜看到,在最近刚刚完工的世界第一高楼哈里发塔附近,就有几座大厦停工,塔吊孤零零地依然立在那儿,但工地已经看不到忙碌的工人在干活。而从迪拜酋长国前往另一些酋长国的路上,看到更多新开发区的"烂尾楼"耸立。可以想象,这个曾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工地,因为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影响,房地产业像一个大钟一样突然停摆。
  一位在迪拜分期购买楼花的中国人对说:"按约定我是需要向开发商每月交一笔费用,但现在看来交楼的日子遥遥无期,我也没有信心再接着交钱了。"
  "房地产的恢复需要相当长时间。"高有祯总领事表示,目前迪拜经济各个领域都在恢复,但房地产业除外。"房地产业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心散了,恢复投资信心还要等待时机。"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