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12日《昆曲》特种邮票的发行,若不出意外,2010年第二季度纪特新邮的发行已宣告结束。在第二季度,共发行新邮8套(包括临时增加发行的1套),其中邮票22枚,小版张(版式二)4枚,小本票1本。纵观第二季度发行的纪特新邮,有以下特点: 一是选题丰富,且多在相关重要的日子发行。比如,4月5日是清明节,发行了传统节日系列邮票《清明节》一套3枚,小版张1枚。5月1日,为期半年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发行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纪念》纪念邮票一套1枚,小版张1枚。5月25日,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在北京召开,临时增加发行了《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纪念邮票一套1枚。6月1日是国际"六一"儿童节,发行了儿童益智历史故事系列邮票《文彦博灌水浮球》一套2枚,小本票1本。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发行了《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特种邮票一套2枚,很好地契合了当今世界提倡低碳环保的主题。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发行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昆曲》特种邮票一套3枚,小版张1枚,不仅突出了"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也起到积极的宣传、推广作用。 二是采用新材质、新工艺,提高了新邮的印制水平和质量,也拓展了其艺术表现形式。5月15日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一套6枚,小版张1枚,其中小版张首次采用了宣纸,并成为了世界首套宣纸邮票,别具一格的效果,使得其一经面世,就受到集邮者的热烈欢迎和青睐。继我国首套多媒体(音频)邮票《唐诗三百首》发行后,6月12日发行的《昆曲》邮票再次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使之成为了我国首套多媒体(视频)邮票。不过,要想听到音、看到像,必须购买价格不菲的点读笔,集邮者不禁要问:如此高的附加值,是卖邮票,还是卖点读笔呢? 三是新邮的市场表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二季度发行的新邮,与此前发行的新邮并没什么两样,依然是冰火两重天,一些有卖点或题材效应的品种,市场仍然热衷于炒作,像《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纪念》,由于题材效应,且单枚单套,加之供需矛盾,热点持久,炒作不可避免。而《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由于选用的是"金猴"的设计者黄永玉先生的最新画作,每版只有10枚,价格低廉,属于典型的不是小版胜似小版的版式,加之天时地利人和,想不热都不行。而《中国古代书法--行书》小版张,因采用宣纸为载体,也成为了市场最闪亮的品种之一。然而市场是无情的,像《文彦博灌水浮球》、《成语典故(二)》等这些品种,一面市就遭遇打折,陷入恶性循环,成为了新邮的永远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