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如何理财才能越理越多?除了理财技巧,更重要的是理财心态。理财之先应理心态,这心态,就是淡定。 近日在采访时听到不少理财师反映:不少投资者认为理财就是为了发财,因此他们把投资当成了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不愿意有"空窗期"。面对楼市调控、股市惨淡、金价高企,找不到投资方向的投资者心态变得焦灼不安。 不愿错过,还是错过 家住杨浦区中原地区的陈小姐就是一个不愿投资有"空窗期"的人,侥幸在股市3300点全身而退,很多人羡慕她手头几十万元资金保住了,她却为这笔钱的去向犯愁:CPI已经超过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钱放在银行不是越存越亏吗?于是在今年4月,楼市刚刚调整时,她就急不可耐地进行抄底,买进了一套小户型二手房。可如今,同一小区相同的房型挂牌价却降了七八万元。这下,陈小姐不由得胸闷了。 其实,陈小姐不是第一次胸闷,2008年6月,市区一个新小区开盘,当时房产市场很火,买房要托关系,陈小姐求爷爷告奶奶,总算弄到一个名额,贷款了100多万元买了个二房。不曾想,买房后不久就因为经济危机导致楼市萎靡,价格一路下跌。到2009年3月,这家房产商大幅度降价售房,陈小姐隔壁的那套房面积与她购买的新房相当,总价竟比她的那套低了足足30多万元。那阵子,陈小姐真是吃不好睡不好,虽然后来房价又返回了她购买时的价位,但这件事陈小姐至今想来都觉得"挖塞":要是晚点买,不是"抄底"了吗?白白丢了几十万元。当时她立誓"吃一堑长一智",但面对这次房市调控,她依然耐不住性子急吼吼进场。 随着楼市调控政策力度的增加,现在,陈小姐担心的不仅是房价进一步下跌,还有房产税究竟是否开征,如果一旦开征,已经有3套房的她,没准每年还要缴税。 事实上,像陈小姐这样的大有人在。他们见股市上下起伏,急于抢反弹,没想到越套越多;见基金净值不断缩水,煎熬难忍,干脆赎回;即使购买理财产品,也只看预期收益率,忽视潜在风险,结果遭遇零收益。 只想逐利,结果无利 吴先生炒股多年,感觉靠炒股发财很难,总是乘电梯上上下下,最后弄个不输不赢,账户资金10年前投进去多少,现在多不了多少。倒是他妻子,不炒股不买基金,只买银行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账户资金年年有增加。但吴先生看不上这类理财产品,收益比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不了多少,还不如存银行。 自从从股市撤出资金,吴先生也开始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过他看好证券类产品和结构性理财产品,因为它们的收益可能远远高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今年证券市场呈现出震荡下行的格局,特别在4月中旬以后,大幅下滑,证券类产品受伤严重。数据显示,在今年前五个月到期产品中,出现亏损的产品集中在这类产品中,比如招商银行"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金选双赢"理财计划,期限2年,到期年亏损19.27%;再如中信银行的中信理财之基金计划9号、中信理财之蓝筹计划2号以及中信理财之双盈计划8号。这些产品期限都在2年,经历了2008年大跌和2009年的一波反弹,但是并未能在反弹中将损失完全补回。 而尚在运行中的证券投资类产品今年也是跌多赢少,不少产品在前5个月净值缩水超过10%,其中以挂钩证券市场的收益最"惨烈"。 此外,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也令人失望。今年1-5月结束的高预期低收益的产品共计有42款,其中结构性产品占大多数。大多是挂钩汇率,如农业银行发行的2009年第4期"金钥匙汇利丰"人民币理财D款,其中预期年收益为2.5%,但实际收益为0%,即是挂钩汇率。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发行并到期理财产品总数7617款,收益可查的产品数量为7546款,其中到期收益低于1年期存款利率2.25%的产品数量达4405款。不幸的是,吴先生购买的理财产品尽管不是全部都零收益,但综合算账,总收益确实比不上存银行定期。 淡定心态,顺势而为 理财专家认为,所谓淡定理财,就是顺势而为。在当前市道低迷时,淡定,表现为一种平和。选择稳健保守的投资之道,同时降低收益预期。 稳健投资者可以购买保本基金。保本基金一般偏债券类,承诺在一个保本周期内保本,一般是3年到期保本,基准收益是对照3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现在发行的保本基金有一个较好的建仓期,即使净值暂时跌破1元亏本,在保本周期内也有可能扭亏为盈。因此保本基金市场销路很好,行情好时,保本基金也有不俗业绩,比如南方避险保本基金,曾达到150%收益。也可以购买国债,一年期利率2.6%,三年期利率3.73%。 对资金流动性要求高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现金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也在2%-2.7%。目前,农行、光大等都先后推出了超短期的理财产品,这让第三方存管中的闲置资金有了新去处。此类理财产品主要由周末版和日常版组成。周末版针对周五收市后的闲置资金,推出3天的短期理财产品,周一开盘后,理财产品中的资金就能参与股市。光大银行"假日盈"之理财产品还会在每周末推出,为期三天,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1.8%。农行"闲钱不闲"理财计划亦可间接实现类似功能。在农行炒股用的借记卡账户存入资金超过5.5万元,就可以办理7天"双利丰"通知存款业务,若7天通知存款实际存款时间不足7天的话,则享受0.85%的年化收益。 还有部分银行目前推出针对每个交易日夜间闲钱的理财产品。如深圳平安银行的"日日生金"理财产品。客户签约后,银行会在A股收市后自动将客户股票账户上的闲置资金转至专门的生息账户。当闲置资金超过5万元时,按年化0.81%计一日利息,不足5万元则按年化0.36%计息。次日开市前,这些账户上的资金又会自动回到股票账户上,对投资者的股票买卖不会有任何影响--这意味着投资者几乎无需承担资金流动性降低的成本,便可额外享受到这0.81%的额外收益。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农行的"天天理财"业务。 当然,如果愿意承担一部分风险的话,在理财产品中寻找收益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也不是不可能,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一年期收益可达4%以上,3个月的收益率在2.4%-2.6%。虽然是不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但其实风险是比较低的,因为这些企业都获得了银行授信,它们有资格获得银行贷款,但银行信贷规模由于受宏观调控限制,不能满足企业的贷款数额,只能通过信贷理财产品帮助企业解决一部分贷款。一旦企业偿付发生困难,银行就可能放贷,帮助企业偿还投资者。 淡定,还是一种坚持。表现在目光长远,不计较一时得失。即使在市道低迷时,也不轻易改变长期投资策略。比如,坚持基金定投。 通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这种买入时间点的分散化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控制短期波动风险,因此,定投基金可以使投资者获得股票市场的长期平均回报率。以2001年国内成立的第一只股票型基金华安创新为例,从2001年至2007年该基金6年的回报率超过了400%,但是有多少投资人享受了这场盛宴呢?数据显示,首次认购时的4万多投资人中仅有8000人坚持到了2007年,也就是说,只有18%的投资人充满耐心地度过了2001年-2005年这5年熊市寂寞,从而享受到了财富的盛宴。可见,理财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笑看理财市场云舒云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