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选哪个?
查看完整版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选哪个?
2010/6/18 10:20:39
  收益率:阳光私募业绩最佳
  根据知名网站"私募排排网"的统计,从4月20日到5月20日,上证综指单边下跌14.2%,376只可比口径的阳光私募(非结构化产品,下同)平均损失约6.53%,同期196只股票型公募基金平均亏损约7.74%,72只券商集合理财计划(非限定性,包括股票型、混合型、FOF型,下同)平均亏损约8.7%。三类产品均跑赢同期大盘,但阳光私募受套程度显然更轻一些。
  去年12月至今年5月期间,A股市场呈现震荡下行态势,上证综指下跌18.88%。同期,可比口径的284只股票型公募基金平均损失12.01%,51只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平均损失8.04%,而210只阳光私募平均仅损失2.36%。
  从更长统计周期来看,上证综指在去年6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这一年时间内只微跌了1.55%,但震幅却高达37.83%。阳光私募再次在三类产品中胜出,127只阳光私募平均盈利18.96%,245只股票型公募基金和36只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平均盈利均未超过8%。
  一般地,三类产品均主要投资于股票、债券、央行票据等投资品种,但是股票型公募基金的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有限制,最低60%,最高95%,且持有单只股票资产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0%;而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资产配置更灵活,股票资产在0-95%之间,单只股票持有比例也放宽至20%。
  正是这种资产配置的灵活性,导致了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在弱市中比股票型公募基金更加抗跌。
  费率:券商集合理财最便宜
  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管理费、托管费、认(申)购及赎回手续费等固定费用均是投资者必须支付的成本。平均来看,目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固定费率最便宜,一般不超过3%。其次是公募基金,多在3.5%至4.5%之间。阳光私募的费用最高,除去2.5%的管理费、托管费和认(申)购费,还有最高3%的赎回费。
  不过三者在费用上的最大区别还在于业绩提成,这也是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经常战胜公募基金的一大法宝。
  公募基金不收取业绩提成,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的业绩提成策略则不尽相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一般约定,理财计划累计净值高于设定值且跑赢业绩基准时,即可提取设定值以上部分的20%作为浮动报酬,目前各券商设定的起征值多在1.05元至1.10元之间。阳光私募的业绩提成则与业绩基准无关,只要产品净值创出成立以来的新高,基金管理人就可以提取超额收益的20%作为业绩提成。正因如此,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的业绩提成周期也有区别,前者多以月计,后者则多以季度或者年度计。
  此外,公募基金管理人不必动用自有资金购买基金资产,而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则需要自行认购管理产品资产的5%用于承担风险,一旦存续期到期时投资出现亏损,资产管理人必须用这些资金弥补投资人的损失。也就是说,资产管理人和投资者是利益共同体,这会促使资产管理人更加审慎地对待投资。
  流动性:公募基金最灵活
  当然,由于发售对象、运作及监管机制不同,三类产品在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上差别较大。
  阳光私募只向特定对象发售,认购门槛最高,通常不低于100万元。它们没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公布产品信息和净值,通常每周、每两周或每月才向持有人公布一次净值。这类产品成立后一般有6个月封闭期,在此期间投资者不得赎回(或支付额外费用赎回),之后每个月开放一次申购赎回。
  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的认购门槛相对较低,一般为10万元。它们同样只向持有人公布产品信息和净值,其中净值为每日公布,但往往要延后几天。这类产品和公募基金一样,在成立时有3个月封闭期,在此期间不允许赎回;之后每3个月才开放一次申购赎回,投资者根据持有期限长短支付不同赎回费用。
  公募基金的认购门槛最低,只有1000元。它们的信息透明度最高,流动性也最好。基金管理人必须定期在指定媒体公布基金报告并每日公布净值,且允许投资者在每个工作日进行申购或者赎回(暂停申购的除外)。
  今年以来,新基金获批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不足半年时间管理层已放行82只新基金,这一数量是去年全年总量的八成。与此同时,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也加快了发行节奏,212只阳光私募成立于前5个月,使其总规模扩大了一倍;另有35只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同期获批并发行,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新发数量。
  基金、类基金疯狂跑马圈地,由此引发的关注足以和大幅跳水的股市相提并论。可以预见的是,公募基金一家独大的优势行将结束,基金业三足鼎立的格局渐渐形成,而当前,正是通往这一格局进程中"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混战阶段,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结论
  公募基金适合中小投资者
  私募基金适合少数特定投资群体
  三类基金或类基金产品由于设计结构上的差异,分别适合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属于"三高"产品,即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理论上,它们灵活的资产配置比例可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上涨时获取更多的超额收益,而在市场下跌时减少损失。
  但这也并不绝对,资产管理人的投资能力才是获取收益的决定因素。比如在统计最近一月、最近半年和最近一年的收益情况时发现,阳光私募、券商集合理财计划这两类产品的业绩分化远远高于股票型公募基金。
  虽然阳光私募在熊市下相对抗跌,也不意味着私募基金就全面优于公募基金。实际上私募基金弱点也很明显:投资门槛高,牛市收益性不强,运作透明度低,个体差别大。此外,在流动性、费率条款上,私募基金一般也有较多的限制。这些都导致私募基金只适合少数特定投资群体。
  总体而言,追求绝对回报且有较高资金实力的投资者更适合投资阳光私募或者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低门槛、低成本的公募基金更适合中小投资者。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