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理性选择非空话 万能险分红险二者谁更“美”?
查看完整版本:理性选择非空话 万能险分红险二者谁更“美”?
2010/6/17 9:27:09
[第01页] [] [] >>



  (文前提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论市场上大热的是哪些产品,其实每类险种都有自身的优劣势。作为理性的消费者,最好能谨记"充分了解、按需投保"的原则,而不要太随市场而动。
  《理财周刊》:如何理性选择万能险
  近期有传言称,多家公司有可能暂停万能险的销售。
  绝大部分万能险结算利率已下调
  根据万能险投资账户资金的投资原理与属性(其投资工具通常偏重于短期货币市场工具、银行间拆借市场、国债、企业债等),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一般会随着加息预期的增强而上调,也就是所谓的"利随息涨"。
  但今年的情况似乎有些特别。截止目前,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以及泰康人寿这几家"保险大佬"的万能险结算利率都勉强徘徊在4%的边缘。
  事实上,今年以来,一向被业内视为万能险产品标杆的平安人寿就从年初不断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从年初的4.5 %下调至4月份的4.125%。通过中国平安()官方网站查看到最新公布的5月份结算利率,平安个人万能保险日结算利率为万分之一点零九五九,折合为年利率约等于4%。
  新华人寿、太平洋()安泰人寿、太平人寿、太平洋保险等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则已经降至4%或以下。
  2010年一季度以来,市场上的加息预期一致非常强烈,物价上涨速度也较快,通胀预期非常明显。
  但为何大多数公司都逐步下调了自身的公告利率?
  中金公司保险业分析师周光认为,中国平安人寿等公司继续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的举措显示出今年保险资金投资压力较大,在固定收益类投资难以提供丰厚利差、股市投资收益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愿意以过高的资金成本为代价换取业务规模的大幅提升。
  "新会计准则"导致保险公司策略变化
  另一方面,有人提出,今年以来保险公司下调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是因为险企投资压力的增大以及对未来行情的无法把握。
  一家中资寿险公司产品部门人士表示,今年大中型保险公司无动力推万能险,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新会计准则。
  根据新会计准则,寿险公司保费划分为保费收入和保费存款两部分。其中保费存款主要是指万能险和投连险的投资账户的收入。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即便万能险销售量再大,其大部分保费也进入不了"保费收入"这一项,无益于公司资产损益表、利润表等主要财务指标,而且在寿险市场份额竞赛中,根本没好处。为此,万能险对这些公司整体的贡献度不大。
  以中国平安为例,一直以来平安人寿在万能险方面都维持较高的结算利率,即便在资本市场惨淡的2008年,公告利率也非常高。高结算利率直接带动了其万能险的销售。数据显示,平安人寿2009年全年实现规模保费1345.03亿元,其中万能险占比达到42.9%,几乎占自身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
  如果按照旧会计准则计算,2009年,全国寿()险市场,中国人寿的份额为36.2%,但如果按新会计准则重新计算市场份额,有券商预估,中国人寿的占比将上升到40%以上,不降反升,而平安人寿则可能从16.24%降到11%左右。在以保费论英雄、论排位的国内保险业,普通人看起来不过4%左右的变化,对大型保险公司而言,却意味着市场份额的突变,数额极大。
  也许正是这样的背景,从2009年年底开始,中国平安人寿也出现了明显向分红险倾斜的策略转变,而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今年延续了倾向于分红险"一边倒"的产品策略。
[第01页] [] []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