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要特别介绍"用钱可以做的五件事:赚钱--攒钱、分享财富、消费、借钱。 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不关心孩子的教育。除了学习英语、数学,许多孩子也参加钢琴、游泳等课程,最近还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知识不断出现,理财教育也开始渐渐盛行。 韩国的出版界正经历着不景气的状况,但针对孩子的易懂而有趣的理财书随处可见。甚至出现了专门教授理财的学院。这些现象都显示,现在的父母已经认识到理财教育的热潮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影响孩子未来的一门必修课。 这股理财教育风潮中也出现了否定的声音,韩国有位儿童教育专家专门对儿童的理财教育提出异议。他在报刊上发表意见说,对小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还为时过早,这些活动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只占很小的比例,操作不当的话,这些过早的理财教育反而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认为他这样的主张是因为对理财教育的本质有所误解,或者是理解不够。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理财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许多理财节目或是书籍纷纷打出"造就富翁"、"培养未来CEO"等响亮口号。这些口号对那些没能成为"富爸爸"、"富妈妈"的父母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幻想着对孩子实现自己终其一生都没能实现的富翁梦想。但是这种现象却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并且完全不符合我们推行理财教育的初衷。我们并不是要培养出多少所谓的CEO,而是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理财、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在这股理财教育的热潮中,也有一些父母抱着"要把孩子培养成最棒的!"这样的补偿心理参与其中。人们开始觉得,理财教育似乎变成了"教你如何赚钱的辅导课"。当然,父母看着孩子用自己都听不懂的经济、理财专业用语,有模有样地做着企业发展规划和股票投资游戏,心里顿时踏实不少,说不定还会暗自高兴不已呢。 我们要冷静地看看周围的现状。这些年来,媒体陆续传出许多因为信用卡债务问题而发生的悲剧,实在让人触目惊心。错误的理财教育使我们的孩子陷入信用危机的可能性,远大于孩子成为富翁或者CEO的可能性。前韩国国民银行总裁金正泰在《二十岁,该与金钱成为好朋友的年龄》一书中讲到:"理财教育不是单纯对'金钱'的教育,理财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教会孩子如何正确'选择',并且培养孩子'为自己的决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