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的中国投资者正在面临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复杂局面。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尚未明了,欧洲债务危机又从希腊开始向其他国家蔓延,将欧元币值推入谷底。国内投资者在面对汇市跌宕起伏的同时,也将经受通货膨胀预期和国内资本市场调控的考验。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人们,似乎顿时发现:一个清晰的投资方向和一个明确的资产配置方案在金融市场震荡期实属"奢侈品"。 在这样的局面下,正在手持外汇的投资者应该如何行动?相机而动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在满眼充斥着流动性泛滥的投资市场上,相对良好的投资空间与时机藏在哪里?外汇资产又有哪些诱惑? 人民币升值推后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步伐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升级而再添变数。在欧债危机爆发前,对于中国货币当局启动人民币升值步伐的问题,大都集中在具体的时间点与升值幅度的讨论上;但自从欧债危机以来,中短期内能否升值,却成为各方争论焦点。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对《环球》杂志表示,欧洲债务危机虽然目前看上去煞有介事,但它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只是一个小波折,在汇率市场引起的波澜也无伤大雅。 "今年年底前还会实现缓慢升值。"霍德明表示。但他同样承认,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将导致中国出口商品在欧洲遭遇偏冷的市场,从而使得刚刚企稳回升的出口可能再度面临窘境。 贸易形势的稳定,对于中国经济在2010年的持续增长与推进内部经济结构调整都至关重要。随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逐渐从危机泥淖中走出,全球市场需求在缓慢回暖中,但是恢复到危机以前的市场容量已经不再可能。 观察2010年以来中国的贸易数据也可以发现,虽然同比走强,但是恢复的步履可谓艰辛,不容乐观。2010年1月份中国贸易顺差收窄,进入3月份后则出现了70个月以来的首次逆差。4月份的贸易盈余再度只是小幅顺差,中国商务部对全年贸易形势的预判是"贸易顺差将大幅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出口企业对外需市场与汇率的波动十分敏感。这场从希腊发端的债务危机,目前已经波及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主要国家。在这一过程中欧元被强力抛售、节节败退。 截至北京时间5月20日,欧元兑美元汇率已经刷新了4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而美元指数则再度暴涨,一度触及87.36,达到14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同时,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也应声下跌。截至5月20日,1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已经从日前的人民币10元左右降至人民币8.4451元。 这场发生在亚欧大陆另一端的债务危机,已经给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带来需求萎缩和汇率成本上升的双重负面影响。如果此时启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那么间接造成人民币兑欧元更大幅度的走强,无异于为出口企业雪上加霜。 "因此,中国货币当局决定把人民币升值的时间推后。"霍德明说,"以前认为合适的时机,现在可能不成了。"他认为从全年来看,人民币升值步伐很可能在欧洲债务危机之后开始考虑启动,届时美元兑欧元的暂时强势地位也将结束。年底以前,人民币兑美元将实现1-2个百分点的小幅升值。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对欧元汇率表达了更为悲观的看法。他指出,欧洲债务危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其大部分债务都属于短期债务。而短期债务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不在其数量多少,而在其流动性的强弱。"债务危机之所以会在几个国家之间出现连锁反应而且形势加重,主要是身陷于其中的几个欧洲国家短期偿债能力都比较薄弱。" 这种局面同美国债务形成鲜明对比。"美债一直以来的一个特点便是数量大,但是流动性也很强,因此相对安全,人们在市场震荡时期更愿意持有美债。"李迅雷表示,"这一重要区别导致美元兑欧元的强势地位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如果国际汇率市场呈现这样的局面,那么考虑到出口企业的承受能力,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启动时点也许还难以预料。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认为,"从长期看,美元兑人民币走弱将是大势所趋,人民币升值只是时间问题。" 一个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更高的期待是,在未来实现人民币兑美元在合理范围内的更为灵活的波动。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原中国外管局湖北省分局副局长陈炳才向表示,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之所以如此强烈,主要是"应该升值的情况下没有升。" "汇率制度需要改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要能升能降,上下波动4%-5%都是很正常的幅度。"陈炳才说,"改变之初看到的将是人民币升值,但升值预期全部释放后未来便是一个合理幅度内可升可降的波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