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经历2月份的短暂企稳之后进一步深幅下跌,3月份沪深300指数跌幅高达18.91%,有色、石油石化、汽车、钢铁等跌幅居前,唯一表现出抗跌特征的行业是前期已经大幅调整的行业,煤炭、金融、食品等蓝筹股较为集中的行业本月表现略好于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风格变化悄然展开,自去年11月份大盘于高位开始下跌起,由于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变化,小盘股一直强于大盘股,而从3月末开始,伴随着市场估值水平的回落,小盘股已经出现强烈的调整迹象。
本本月净值下跌14.22%,战胜业绩基准2.13个百分点。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因为仓位略低于业绩基准,一方面是因为重点配置的金融、地产、煤炭等行业本月表现好于市场整体。
市场再次深度下跌的原因,一在于忧虑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和企业盈利增速放缓,二在于资金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对于前者我们认为市场可能过度悲观。尽管外部需求放缓和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出口增长放缓,但中国内需增长依然强劲,投资增长仍然有望保持较高水平,中国经济仍然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水平。考虑到成本上升和通胀压力,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峰已过,但伴随着产业升级和产业整合过程,经济增长的将得以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一大批优质企业将脱颖而出并为我们带来良好的长期投资机会。对于后者,我们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小非减持仍然会对市场估值水平形成压力。但反过来而言,优质的企业总有其价值所在,大小非减持压力可能会创造出让我们低价买入这些企业的机会。
短期来看,在经历一次次失败的反弹之后,市场恐慌程度已经有些过度。4月份大小非上市流通量有所减少,上市公司的季度仍然值得期待,同时周边市场出现企稳反弹迹象,A股市场估值大幅下降溢价缩小,多方面的因素都意味着市场反弹可能随时发生。我们将立足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利用市场的过度调整,深度挖掘和把握具有长期发展前景的优质公司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