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hengcai
2010/5/28 8:52:27
日前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因为零花钱,慈溪市一个读初三的少年与父亲经常起争执。最后,他竟用打火机点燃了自家房间的物品。近日,该少年被慈溪市人民法院以放火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又想起了一个曾经被多次提及的话题:家长应让孩子远离"铜臭"还是早学理财。这一问题在现实中最突出的表现无疑是家长如何给孩子零花钱。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调查发现,这个看似乏味的话题依旧是困扰许多家长的心病。 零花钱问题不可轻视 孩子的零花钱都花到了哪儿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的调查也从这里开始。为了能较全面的进行了解,对海区两家托管的孩子进行了调查。两家托管共有70多名孩子,年龄从10岁到17岁不等,其中既有小学生也有初中生。采访中,八成孩子认为自己的零花钱"不够用",只有两成左右的孩子认为"勉强够用",认为"够用"的孩子寥寥无几。孩子对零花钱的需求量也在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每天能有1到2元零花钱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已很满足,但对于初中生来讲,这点钱远远不够。一个上初三的孩子告诉,他一般隔三天要一次零花钱,每次至少20元。 那么,孩子们都将零花钱用在什么地方了呢?调查发现,对于多数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零食、小玩具以及文具。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零花钱的支出项目则五花八门。仅以过生日为例,过生日的学生组织一个小型的生日聚会需要花钱,而被邀请的同学也要送上一份"祝福",礼物自然不可或缺。一个读初二的学生告诉,今年,他过生日的方式是请几个要好的同学到KTV唱通宵,这一项支出就是500多元。疑惑地问,家长是否同意。他告诉,起初,父母也不同意,但他告诉父母,这是同学们的提议,而且很多同学的生日都这么过,最后父母才勉强同意"赞助"。又问他如何看待这种过生日的方式。这个孩子未加思考地回答:"这样过挺有意思啊。再说了,很多同学都这样过生日,到我这儿'掉链子',多丢人。" 通过调查,的体会有两点。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零花钱的需求也在增加,零花钱支出的项目也越多。二是攀比心理和花花世界的诱惑成为孩子们渴望得到更多零花钱的重要原因。如果您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对家长而言,看似无关痛痒的几元钱或几十元钱,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让孩子早学理财是明智之举 家长们又是如何看待给孩子零花钱这一问题呢?调查发现,已经有许多家长意识到零花钱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许多家长倾向于少给孩子零花钱,孩子需要买什么,他们会带着孩子去买或者"代购"。究其原因是担心孩子拿着钱乱花,甚至因为有钱而学坏,比如沉迷于台球厅、染上喝酒等不良习惯。一位被访的小学生家长认为,让孩子远离"铜臭"是上策,毕竟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兜里装太多的钱无异于给孩子装上了"危险",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独立性越来越强,很多孩子开始厌恶这种"代办"生活,更希望手头有可供自己支配的零花钱,因而会与家长产生矛盾。这一矛盾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压岁钱的支配问题上。对于许多孩子而言,压岁钱是零花钱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压岁钱采取大部分"没收"的处理方式,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这样的例子,恐怕您已是屡见不鲜。如此看来,"源头堵截"的办法非但作用不大,很有可能起到反作用。采访中,一家托管的老师还给讲了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为了不让孩子乱花钱,一个初中孩子的家长很少给孩子零花钱。为了得到零花钱,这个孩子竟撒谎以家长的名义向邻居借钱。 可见,让孩子远离"铜臭"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让孩子懂得父母赚钱的辛苦,学会合理安排零花钱才是杜绝孩子乱花钱的有效办法。市恒旭职业培训中心的理财培训师曹近平认为,理财能力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理财教育有助于使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健康的消费观。理财教育是宜早不宜迟的事情,因为每个孩子都要面对零花钱、压岁钱的处理问题。如果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的同时,对零花钱的使用加以关注,对孩子进行引导,帮助孩子计划,给孩子提供参考,孩子就会对花钱有正确的概念。只有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花钱习惯,才是处理零花钱问题最有效的办法。